裴建楓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58例,并且分為兩組,每組29人。其中常規護理應用于對照組,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觀察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和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96.55%,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62.06%(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率遠遠大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率。比較兩組的搶救效果及各項指標,觀察組的進出急診室時間、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別為41.5±11.76 min,13.56±3.65 d,7.42±1.58,對照組的對應數據為54.3±26.96 min,16.24±5.54 d,13.15±1.61,對應t值為2.4999,2.3205,14.5921,兩組差異明顯。結論: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通過個性化護理有利于改善醫患之間溝通交流和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發展。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急診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在現代社會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常發的心內科疾病,具有病情發展快、病情嚴重等特點,該疾病發生的原因多樣,包括過度勞累、情緒不穩、吸煙和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等[1],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因此必須要提高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改善搶救效果。個性化護理是如今國內較多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能縮短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發揮良好的護理效果[2]。本次研究就采用了個性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進行護理,以下為具體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基礎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將其平均分為兩組(n=29)。觀察組患者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31歲,平均年齡為(55.23±2.28)歲;對照組患者最大年齡為77歲,最小年齡為32歲,平均年齡為(55.14±2.12)歲。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個臨床數據經過比對之后,發現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
1.2 方法
常規護理應用于對照組患者中,基本護理包括:常規院前搶救、科學構建靜脈通道、對患者的心電圖狀況進行密切監測、吸氧治療[3]等。
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觀察組患者中,首先,護理人員在接到急救電話后,要將相關急救設備及急救物品準備齊全,并且要對相關機械設備進行調控,做好萬全的準備,使其保持待機的狀態。其次,在患者進入急診室之后,要立刻給予患者科學輸液治療以及面罩吸氧治療。然后,對患者進行靜脈采血,檢測血常規,對其心肌標志物也要進行嚴格的科學檢測,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及臨床生命體征的變化,如果出現異常要及時通知醫生。最后,急診正式開始后,醫護人員之間的配合程度是影響患者急診搶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護理人員必須與專業醫生的有效配合可以促進急診急救工作順利進行,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要對相關急救流程進行記錄。
1.3 觀察指標
觀察研究和記錄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分別進行兩種護理方式的療效和滿意程度,用顯效、有效以及無來表達臨床療效。顯效情況:進出急診室時間短,不良反應消失;有效情況:進出急診室時間相對較短,不良反應狀出現的頻率下降;無效情況:進出急診室時間長,不良反應沒有消失。
1.4 統計學分析
SPSS17.0軟件是本次研究進行統計數據的工具,并使用()來進行計量相關的資料,計數應用(%)表示,行檢驗,P<0.05具有統計差異。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兩組不同患者的滿意程度,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人數均為29人,其中觀察組滿意人數20人,滿意率為68.96%,一般人數7人,一般滿意率為24.13%,不滿意人數1人,不滿意率為3.44%,經計算,總有效人數為28人,總有效率為96.55%。相比之下,對照組滿意人數6人,滿意率為20.68%,一般滿意人數12人,一般滿意率為41.37%,不滿意人數11人,不滿意率為37.93%,經計算,總有效人數為18人,總有效率為62.06%。其中值為10.5072,P值為0.00118(p<0.05),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2.2 患者搶救效果及各項指標比較
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的進出急診室時間(min)、住院時間(d)、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組相應數據為41.5±11.76,13.56±3.65,7.42±1.58,對照組相應數據為54.3±26.96,16.24±5.54,13.15±1.61,兩組相應T值為2.4999,2.3205,14.5921,P值均小于0.05,組間差異明顯。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發病急、病情重的特點,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急性疾病之一[3],發病原因多為心肌處于嚴重缺血狀態,造成其部分心肌出現急性壞死的問題,如果不能進行及時良好的搶救,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4]。
經研究證明,個性化護理能夠大大提高觀察組的滿意度,縮短進出急診室時間及住院時間,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謝小蘭.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2018,24(2):294-295.
丁海靜.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學,2016,22(5):859-861.
王芳.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家庭醫藥,2017(6):164-165.
關錦連,林國英.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