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杭英
摘 要:曾經有數學家說過,數學的學習其實質是符號和邏輯構成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踐,符號作為數學的最主要語言和學習工具,必須掌握了符號才能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因此,老師必須從思想上意識到符號滲透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讓數學知識的傳授更加直觀和形象,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水平。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老師應適時地在教學中滲透符號化思想,開發(fā)和挖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圍繞小學低段數學探討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意識。
關鍵詞:小學階段;低段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策略
數學這門學科屬于自然學科的一種,始終是各學科教學工作中的重難點科目,而且數學知識的學習本身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要求學生應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小學生正是培養(yǎng)其數學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必須重視對這一階段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將影響其后期更長遠的學習與發(fā)展,那么對于低段小學生而言,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成為當前數學老師非常重視的教學問題之一。
一、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簡述
當前,對于數學符號意識的內涵,很多老師看待的角度不同,因而對其內涵的界定也不盡相同。有部分老師根據學生應具有的數學符號意識列舉了多種行為表現(xiàn),包括對數學符號功能的正確把握、對數學符號的正確解讀、對數學符號的技術處理、對數學符號的正確選擇等。同時,也有一些老師根據不同取向的數學符號意識得出了數學符號意識的內涵,即數學符號意識主要是由數學符號感知、數學符號運算、數學符號推理以及數學符號表征共同組成。小學低段的數學符號意識,結合其數學教材,具體指的是學生在感知、理解、認識以及應用這些表示數學概念和數學關系等多種數學符號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反應,通過這些反應又正好可以反饋出學生對這些數學符號的理解、掌握以及應用水平。
二、小學低段培養(yǎng)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的重要作用
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在教學實踐工作中,學校及老師普遍都忽略了對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而且在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的認識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導致研究上也存在很多矛盾和問題。我國教育界以及數學教育界在探討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問題的過程中,出發(fā)點主要是圍繞老師的教學觀、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為中心,但卻基本上并未結合數學內容的本質特征予以分析。當前,已有不少學者意識到只有重視對數學符號的理解、體會與閱讀,才能幫助學生不斷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并開發(fā)和挖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真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作為數學老師,如果從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行為描述的可操作性定義出發(fā),那么在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中也將會探索出更加新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具體就是從學生的具體學習內容的數學符號意識的本質出發(fā),然后再根據學生的興趣、認知能力、老師的教學觀以及情境對培養(yǎng)方法予以創(chuàng)新,這樣能引導學生真正在學習中意識到數學符號意識的本質,并實現(xiàn)老師的數學高效高質教學目標。
三、當前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
在當前我們的日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數學符號意識中還存在以下一些現(xiàn)象:
(一)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太過形式化,缺乏實質性效果
新課改的步伐在不斷加快,老師也逐漸開始意識到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并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真正得到有效實踐與發(fā)展,大部分的數學老師主要還是沿用了過去比較傳統(tǒng)和落后的教學思想和模式進行教學,所以最終也并沒有在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上產生較為明顯的效果。這其中的影響因素很多,首先是新課改的實踐時間還不長,所以這些新穎、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在老師的應用與學生的接收中都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同時,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非常深,所以這個改革與轉變的過程相對漫長。因此,目前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并未取得非常突出的有效發(fā)展成果,大部分都還停留在形式上,因而也就無法切實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二)教學思想太過陳舊,忽略了對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
目前,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學思想都是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老師在教學中主要以提升學生應試成績?yōu)橹行囊龑Ы虒W,所以導致數學教學目標也與當前現(xiàn)代化教學的需求有一定的滯后性,使得數學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實施都以此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而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這種數學思維可讓學生對數學中很多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具體、準確和高效。但事實上,老師在實踐教學中應試教育思想太過嚴重,忽略了對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
四、如何有效培養(yǎng)小學低段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
針對以上存在的現(xiàn)象,我們該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低段學生的符號意識呢?我想談談幾點粗淺的想法:
(一)應加強小學數學教師的數學符號培養(yǎng)意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踐,小學低段數學教學思想及模式也開始有了相應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變化,要求老師也應與時俱進。那么,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真正促進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首要工作即是重視并加強數學老師的數學符號意識。當前有一大批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思想上還比較陳舊落后,教學形式更是單一死板,所以作為學校必須響應新課改的號召與要求,積極開展現(xiàn)代化教學思想的培訓與學習工作,把最新的新課改思想、內容及要求傳達給數學老師,并大力提倡老師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并通過制定獎勵政策來鼓勵老師的突出表現(xiàn),促使廣大數學老師發(fā)揮創(chuàng)新的教學能力,加強對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在引導學生完成了“100以內的數”的學習之后,作為數學老師可組織學生“尋找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那些數”的學習活動。例如,同學的年齡、電話號碼、汽車牌照、班級人數等,把這些數學都記錄下來,并引導學生一起探討如何收集、記錄這些“符號”的問題。另外,學校也應定期組織數學老師針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問題展開座談會,共同交流和探索各種創(chuàng)新經驗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提升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工作的實踐效果。
(二)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其數學思維水平主要是運算,那么這就需要老師重視對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引導。因此,老師可將這種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融入學生的具體生活情境中去,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事實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與其生活經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這些生活經驗才能有效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目標。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創(chuàng)設適合的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應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使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經驗,認識、理解并使用這些符號,而且還要注重引導學生了解這些符號的作用、轉換等,真正體會和認識到這些符號在實際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要學習數學符號,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圖形表示數,這將是學生在后期學習用符號表示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變化規(guī)律等的基礎。例如:在學生對“+”“-”運算符號學習的過程中,需經歷不同的生活情境(把蘋果合在一起、把鉛筆裝在一起等等),從這些過程中體會和感受把同一類事物合并在一起的總數量問題是用加法計算,從一類事物的數量中去掉、拿出、分走等生活情境,學會體會還剩的數量問題需要用減法計算,然后掌握如何使用這些符號正確寫出相應的算式,這樣才能真正認識和學習到加減法的應用內涵。
(三)引導學生對數學符號進行操作練習
為了讓學生對數學符號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更加正確的認識,老師應引導學生對這些純粹的數學符號進行操作練習。尤其是在小學低段單一性的符號操練、模仿以及記憶非常必要,但也得適當,如果老師僅僅通過非常單一的符號進行數字符號的訓練,那么也不利于學生對這些符號的理解與學習。例如:在認識數“5”時,老師可在多媒體上展示出5個“蘋果”的圖片,此時學生可從圖片抽象得出數字“5”,然后可讓學生用自己手邊的物品如鉛筆、橡皮等擺“5”個圖形,這樣就能逐漸讓學生從抽象的數字符號到具體的數量物品之間有一個數字符號的認識與學習,而且學生通過自主操作擺放的過程,可讓學生對其符號的關系有一個更加深刻而具體的理解。
(四)適當加強符號的表達,引導學生通過符號進行思考
當在面對一些數量關系時,如果是與實際生活問題相關的話,可引導學生嘗試著寫數量關系式,列出具體的算式過程,讓其自主體驗和感受符號表達的含義,通過這些符號引發(fā)學生思考問題。例如:商店里一本筆記本賣9元,那么小明有72元可以買幾本這樣的筆記本呢?在這個問題中包含了單價、數量、總價關系,對于低段學生而言,在對數量關系的分析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難度較大。所以,這時老師可試著讓學生先寫出數量關系式:總價÷單價=數量,再列出算式:72÷9=8,這樣即可得出小明用72元可買8本筆記本。經過這樣的學習引導,學生從中意識到了這種數量關系式的重要作用,并學會利用符號來表達抽象的問題,最終經過符號的運算解答出這道題。所以老師應讓學生學會積累運用符號,學會利用這些符號來進行數學表達,使其思維也更加趨向數學符號化,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為學生未來更長遠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進一步強化學生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其數學思維習慣
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太過于重視應試教育,并把教學的重心集中于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并沒有真正重視對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教學中老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被動式地學習,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利于其健康成長與快樂學習。那么,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師必須不斷強化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積極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現(xiàn)代化的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必須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加強對低段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字符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有一個更加具體、準確的理解和學習,不斷開發(fā)和挖掘其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但這種數字符號意識的滲透與引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的耐心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艷琴,宋乃慶.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測評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J].教育學報,2016,12(4):23-28,38.
[2]羅秀英.淺談如何培養(yǎng)低段學生的符號意識[J].南北橋,2017,23(8):157.
[3]張寅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中低年段符號化思想的培養(yǎng)策略[J].速讀(下旬),2017,12(2):169-170.
[4]陳燕.小學低段數學課中學生數感培養(yǎng)的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4,33(4):107.
[5]邱汝祥.淺析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含義及其表現(xiàn)形式[J].中外交流,2018,16(5):299.
[6]鄭仁順.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3(26):2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