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笑
摘 要: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過程中,“數學素養”這一概念一經提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是,經過多方查閱,卻未能發現有關這一方面內容的更多研究。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到處都能夠發現有趣的數學問題,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小學數學教育已然成為全方位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階段。想要構建學生的數學素養,教育工作者就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興趣中實踐。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特質;構建
核心素養不但與課程改革當中所提到的課程目標有緊密的聯系,同時,也是“以人為本”教學觀念的良好體現,此外,它也指向了人們成長所需的要素。根據國內外的有關研究,基本全部的研究結果都指向了社會個體的成長,而非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這與我國教育體系注重的“雙基”顯然不一樣。所幸的是,如今的數學教育已經開始注重“四基”,這表明小學數學離核心素養理念越來越近,同時,也表明了數學教育正邁向一個新的階段。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
1.對于數字的敏感度
許多學生都認為數學很難學,特別是到了三年級后,此前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會倍感吃力。相對于語文來說,數學是十分抽象化的,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大部分情況都要靠學生的想象力來理解,并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從而領悟數學的精髓。好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需要先天優勢條件,也需要后天努力,無論缺了哪方面都不行。先天條件指的是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后天努力指的則是學生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以及實踐,將數學銘刻在腦海中,讓大腦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
2.靈活的解題能力
解題能力也屬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一部分。學生在全面掌握數學知識之后,可以慢慢找到對自己而言最適合的解題方法,同時,還可以經過自身努力將兩者進行有效融合,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樂趣,并感受戰勝困難的喜悅。解題能力指的是當學生碰到自己能解的題時,可以準確地計算出來,當碰到解不出的難題時,可以冷靜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利用聯想和推理找出正確的解題辦法。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將兩者進行有效融合,不能只注重其中一方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不斷發掘自身潛力。
3.將數學知識活學活用
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學以致用,數學核心要素同樣是數學知識與基本能力的融合以及應用的過程,兩者都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礎要素,而且缺一不可,不然學習就會陷入僵局。在平日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課堂上講授的基本知識,利用一些數學公式和原理解析數學難題,這些都屬于基礎知識的部分,而基本能力指的是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解題過程中,并且能夠在考試中有效發揮,做到靈活運用。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
1.努力培養數學意識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育應注重啟發式教學,將學生視為主體。同時,數學教育要更加接近生活,注重學生探索問題的過程。在小學數學蘇教版教材中有一章為升與毫升,這一章的內容十分接近生活,老師可以讓學生記錄自己家中各種瓶子上的容量,再到自己常喝的飲料瓶等的容量,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產生基本的認識。另外,也可以利用學生周邊的事物來引導出數學知識,使學生感覺親切,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離我們并不遙遠。
2.理論結合實踐
人教版一年級的教材中,有這樣一道練習題:班里共有25人,其中有18人在玩捉迷藏游戲,而外面一共有8人,那么請問藏起來是幾名?解答此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去除掉問題中的多余條件,而這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對條件和問題的關系進行仔細的分析。在講解這道題時,老師可以讓班級25名學生中的18人去戶外進行捉迷藏游戲,其中8人留在外面,其余的都藏起來。經過親身體驗之后,問題就簡單得多了。通過游戲,學生能夠準確地找出其中多余的條件,即“班里共有25人”。
3.制作“錯題集”
歸納總結在學習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這也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建過程中的必備要素。老師要幫助學生將錯題整理出來,并重視錯題集的利用,在每個學期組織幾次錯題集展示。通過制作錯題集時刻提醒自己應注意哪些問題,并總結出解題技巧。在制作錯題集的過程中,老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學會克服不良習慣,建立正確的心理狀態。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并非一夜之間就能構建的,它不但需要學生自己的不懈努力,同時也需要老師的有效引導,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從而使學生充分掌握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技巧,并且能夠在生活中活學活用。
參考文獻:
[1]魏文琴.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2.
[2]蔡金法,徐斌艷.也論數學核心素養及其構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1):3-12.
[3]李蘭英.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建構初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33(4):36-3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