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民
摘 要:兒童繪畫是兒童成長個性特長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培養孩子手、眼、腦協調能力的重要手段。想象是兒童繪畫的靈魂。大膽地想象,大膽地用線條及色彩表達是兒童豐富多彩內心世界的具體表現。正確指導兒童繪畫來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兒童繪畫課的魅力所在。
關鍵詞:兒童畫;引導;想象力;繪畫步驟
兒童繪畫課是青少年兒童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是兒童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意識的具體體現。兒童往往很喜歡用繪畫的形式來反映對事物的認識感受,用形象的線條、鮮明的顏色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兒童繪畫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構思奇妙、落筆大膽、用色單一、形象夸張、不加修飾地融入自己豐富的情感。所以兒童繪畫是天真活潑的一種繪畫表現形式,也是兒童喜歡它的關鍵因素之一。那么怎樣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他們出色地完成自己的繪畫作品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做一下淺議。
一、構思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教師要充分調動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繪畫要有目標,擺脫漫無目的的構思。兒童畫主要以想象為主,一定要給孩子們一些熟悉的環境和事物為想象基礎。如在畫美麗的天空時,引導孩子們想天空都有哪些自然現象?怎樣變化?都是些什么基本形狀?讓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太陽、云朵、月亮等兒童擬人化,我們的課堂就會變得生動活潑、熱鬧非凡。
其次,激勵孩子繪畫欲望,鼓勵孩子大膽想、放開了畫。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比陸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內心世界如此豐富,用線條、顏色怎樣表達呢?首先,教師要做到很好地引導,充分調動孩子們強烈的表現欲望,教師給孩子們提供有興趣的教學內容,調動孩子們繪畫的積極性。激活孩子們大腦里的資源,信任孩子大膽鼓勵他們,讓孩子們逐步想畫,愿意畫,大膽敢畫,充分地把自己的想象表現在畫面上。
再次,走進孩子內心,分別評價。兒童畫是孩子內心世界的真實表達,每一幅都有它特定的含義,必須與孩子的內心溝通交流,你才能明白它所表達的內心世界。如劉××同學在畫禁毒宣傳畫時,交給我的是一幅以黑、灰色為主題的畫,一看比較臟,我問她:“為什么這么畫?”她的回答是:“一旦染上毒品,整個世界將變得暗無天日,連太陽都是灰色的了,所以整幅畫以黑、灰色為基調。”我順勢追問:“全是黑暗,那光明在哪里呢?”她沉默了會,吞吞吐吐地說:“沒……沒想好。”于是我趁勢引導:“走出黑暗應該用什么色彩?”她馬上反應過來,在黑、灰色的四周涂上金黃色的顏色代表光明,主題畫到金黃色之間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標題為“走向光明”。這幅畫在市里參賽,居然得了一等獎,所以,一幅畫構思很重要,意境就會出效果。
二、勾畫
兒童繪畫重要的一步——構思完成后,就相當于一個人有了骨架。為了讓這個“人”更加有血有肉。我們便應該跨入第二步——勾畫。繪畫有三到:心到,眼到,手到,三者缺一不可。心到就是良好的構思,怎樣巧妙表達你的主題;眼到、手到就是通過你手中的筆來表達你的構思。主要的表達內容要安排在畫面中央,稍大一些,主題鮮明。其余次要部分為它服務,要畫得小一些。在兒童畫中勾畫這一環節非常重要,勾畫都用鉛筆輕輕地勾畫,對畫錯或表達不準確的地方及時修改。一要檢查畫面是否表達構思,二要檢查板面布局是否合理,是否體現主次。
三、勾線
勾線是指導兒童繪畫的第三步。這一教學環節比較簡單,就是指導孩子在畫好的鉛筆畫上用勾線筆勾畫一遍,它遵循一個原則:主要的地方畫重一點,顏色濃一點,次要的畫細一點、淡一點。從勾畫出的畫面中就能比較清楚表達繪畫者的內心世界。
四、上色
當孩子繪畫完成到第三步時,這幅作品也差不多做到了有血有肉。如果我們再給它穿上華麗的外衣它豈不更加美麗動人?所以我們還得接著指導孩子給自己的作品學會上色。色彩能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和健康,有的顏色讓人高興,有的顏色讓人安靜,也有的顏色讓人焦躁不安。顏色知識的教學也是孩子兒童畫內心世界表達的一種,用色簡單單一,直接表達內心世界。兒童畫的上色一般用油畫棒和水彩筆,現在還有彩鉛和水彩、水粉顏料。兒童畫一般用油畫棒和水彩筆,二者交替使用,彌補油畫棒的不能精致畫、水彩筆不能大面積涂的缺點。在上色的過程中要依照一定的規律、一定的順序,突出畫面的立體感。這樣一幅畫就栩栩如生了。
五、微調
隨著孩子們生活閱歷的增加,對繪畫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不斷開闊孩子的視野,通過講評優秀兒童畫作品或體驗作品的創作過程,能對兒童畫作品做一些簡單客觀的評價,進行二次微調形成作品。第一次微調是孩子們完成作品后,自己通過所學知識進行整體畫面的一次調動。第二次微調是在第一次微調后,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后,根據點評的結果進行一次畫面整體調整,使畫面更加突出主題,更加完整。
總之,我們應該順應兒童畫的認知規律,不斷激發兒童的繪畫熱情和作畫欲望,把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起來,在美術課上異想天開。兒童繪畫過程總結起來就是五個步驟:一構思,二勾畫,三勾線,四上色,五微調。最后把每一次孩子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孩子借著自信的東風,天馬行空地想象,在今后的藝術空間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王艷娣.隱性知識認識論及其在美術學中的應用探索[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2]魏卿.試析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教師指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