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李紅平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而在發展中,也存在這一些困境和問題,本文通過調查分析了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指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 師資隊伍建設 困境與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事業單位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高職院校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我們也看到高職院校由于未能適應社會發展,而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調查發現了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指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一、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境
在教育部頒布的《高等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中,分為辦學條件指標和檢測辦學指標兩大類,這兩大類中共有三項指標涉及師資隊伍建設,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數量、教師隊伍質量和人力資源結構三項要達到要求。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教師隊伍人員數量少
高職院校屬于事業單位,現階段國家正處于事業單位改革階段,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尤其是事業編制和教師的身份問題限制了教師隊伍人員數量的增加。
1.編制數量有限高職院校作為國家事業單位,由國家核定人員編制,高職院校的編制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崗位三個序列,每個序列的人數均由國家在學校建立之初設置,定期進行調整,而近年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教師數量,編制就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2.身份問題為滿足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以不同的模式招聘人員,包括事業編制人員,人事代理人員和勞動用工人員。教學管理工作中,主要以前兩類人員為主,而宿舍管理、圖書管理等工作由勞動用工人員完成。從工資福利方面來看,事業編制人員由財政統一發放工資,各種福利待遇都有所保障,而人事代理人員由學校使用自籌資金進行工資發放,福利待遇等方面,不能做到與事業編制人員相同的待遇,這樣就造成吸引了高素質人才,但是留不住人才的現象。
(二)教師隊伍質量較低
1.辦學目標不明確在我國,國家對高職院校的定位非常明確,而由于高職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其地位得不到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因此處于比較尷尬的位置,很多高職院校對學校的定位不清晰,有的向本科院??魁R,有的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有的則以學術型為主。而且,這些目標隨著社會的需求逐年發生著變化,不能形成統一的目標,這就造成了高職院校發展受阻的現象,在招聘和制度制定等多方面都不能形成連續性。
2.評價機制有待完善高職院校由于其特殊性,應該區別于本科院校的評價體系,增加專業操作技能部分的評價,同時,學生的成長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像理論課的成績,能及時得到反映,這就造成了很多教師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功利性強。學校教師受到評價機制的影響,熱衷于發表論文,而對教學、專業操作技能等的工作不夠重視。
(三)教師隊伍結構不平衡
很多的高職院校是近些年成立的,大多由中專院校升級組建而成,教師數量嚴重不足。而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從大學引進了大批碩士、博士教師作為師資力量的補充,這些年輕的教師具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有活力、創造力,但是也暴露出教學經驗少、實踐能力差的劣勢。師資隊伍結構的不均衡將會給學校的發展帶來壓力。
二、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深化高職院校改革,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
1.科學合理分配高職院校的教師名額教師數量是一個動態過程,高職院校應該進行動態管理,按照教育部頒發的《高等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確定教師數量的上限和下限,讓編制數量處于一定的范圍,而不應是固定的數值。同時,深化高職院校改革,改革教師進編辦法,對于特殊人才、特殊崗位應該不拘泥于普通的進編方法,可以采用考核的辦法引進人才,還要對整個過程進行全過程監督。
2.落實高職院校辦學自主權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高職院校具有招聘、評價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權力,有調整津貼和工資分配的自主權,國家應該嚴格遵守“管辦分離”原則,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力,在自己所轄范圍內,做好教師崗位設置、專業教師評聘工作。此外,要合理使用高校經費,切實提高教師的待遇。
3.科學規劃區域內高職院校
高職院校的發展不僅需要學校自己的努力,還需要政府科學合理的規劃,政府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統籌規劃專業布局,引導高職院校結合自身優勢,辦理特色專業,形成獨特的辦學理念。政府的宏觀調控,加之學校的自身特色,可以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率,實現高職院校的之間良性互動和持續發展。
(二)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1.科學制定學校人力資源規劃高職院校兼具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任務,因此,高職院校在制定人力資源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學校的戰略發展目標,并以此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明確教師數量,層次、專業等情況,還要注重理論教師和實踐技能操作教師的比例,確保高職院校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有序開展。同時,要做好市場調研工作,高職院校以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學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地方產業結構進行深入分析,要使得學生的專業既符合現實需要,又立足長遠發展,學生數量和質量能夠支撐起地方經濟的發展。
2.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教師素質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核心所在,因此,學校要充分重視教師素質的提升工作,一方面要創新培訓方式,傳統的講座、聽課并不能真正激發教師的創造力,要通過教師間互評,老帶新等方式,促進教師的成長發展,實現人生價值。另一方面,要創新激勵機制,注重教學和科研的平衡,對貢獻突出者、一線教師、高層次人才進行物質和精神雙方面的鼓勵,讓教師能發揮主觀能動意識,自覺提升個人素質,從而促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曉娟.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境與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
[2]羅希.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困境及對策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2).
(作者單位: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