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娜
【摘 要】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如何是職業學校學生教育成敗的關鍵。主要介紹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轉變教育觀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加強家校合作與溝通等方面的對策。
【關鍵詞】職業學校 學生 自我管理
一、職業學校自我管理現狀
1.學習態度整體不佳
職業學校學生同普通教育學生相較其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生在進入職業學校學習專業課時經常會遇到學習心理問題。由于其初中時期存在學習方法不當的情況,學習習慣不佳,所以其在面對職業學校專業課學習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困難,學生會出現學習焦慮心理,沒有清晰堅定的學習目標,就不會嚴格要求自己,也會疏于自我管理。職業教育學生學習態度不佳,主要表現在學習目標模糊很多同學在之前初中階段的時候學習情況就不是很好,都是被動灌輸,缺乏主動性,很少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學習樂趣;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意志薄弱,沒有規劃、沒有一個長期的目標,亦或是有一個目標但不能做長期的努力,半途而廢或者是知難而退。職業教育學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機,長此以往就會疏于自己在學習方面的自我管理。
2.自我認知不夠
青少年時期是在人的成長階段中最具特殊性的,自我意識強烈。此時的學生一些做事方法和心理年齡都不夠成熟。由于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成績不是很理想或者是偏科比較,同普通高中學生相較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此外,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偏見,潛意識認為其學習差、不遵守記錄、更有甚覺品質不好。所以在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時,大部分學生都習慣于以自己的認知為基礎,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衡量得失,而忽略他人和集體的利益。但是職業學校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二、職業學生自我管理成因
1.家庭方面
家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家長是學生第一任的老師,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自身素質與生活方式影響學生自我管理水平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其實遠遠大于老師和同學的影響。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對職業教育有錯誤觀念,沒有正確認識職業教育的的地位和作用,錯誤地認為把孩子送進職業學校學習是沒有出路的,更有甚者將職業學校看成是“高級托兒所”。[ ]家長觀念不正確,容易形成只關心學生生活,忽略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學生對自己學習要求降低,容易出現學習消極,沒有學習壓力。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履行家長的責任,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2.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場所,學校的對學生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選,學校工作重心有所偏頗,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招生上,忽視管理,尤其是忽視了學生自我管理觀念的培養。學校在管理上對現狀認識不深刻,教學方法單調,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了學生自主意識、學生自我管理觀念得發展。其次,職業學校在學校管理上要求低、不集中。如職業學校中有的教師教學水平低,照本宣科,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對自己工作不認真負責,這不僅影響學生的教學質量,還不利于教師形象的樹立,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最后,學校對學生管理松散。沒有健全有力的學生管理教育網絡平臺,沒有明確嚴格的學生管理制度和措施,沒有有效率有效果的心理輔導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3.學生方面
職業學校學生的生源主要來自初中應屆畢業生或是部分高中生。這些學生的有一個普遍的共性,在校期間成績不理想,基本上都是初中時班級里的成績差等生或是個別不遵守校規校紀的調皮學生。這些學生在上一階段學習中就不認真學習,對學習有抵觸心理,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有甚者在自律自覺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如對自己在學習要求不高、對自己的生活要求不高。他們缺乏榜樣意識,缺乏學習規劃,沒有樹立屬于自己的學習的榜樣和一個是以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響了學生的自我管理,缺乏自我管理的動力。具有以下鮮明特征: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以自我為中心、出現問題時不從自身找原因,推卸責任。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環境的轉變,很多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以自我為中心,不顧慮其他人的感受,順從自己的內心。學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遷就和寵愛,引起了學生心理的個勝畸形發展,導致學生在集體生活中難以融洽相處。也就容易出現職業學會在校學習期間,他們的心里沒有老師,不尊重老師,處理不好自己與老師、與家長、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很多時候是把個人的感受和想法放在第一位。
三、加強職業學校學生自我管理的對策建議
1.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學生對自我管理的認識
職業學校管理者和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思想,改變管理觀念,不要將學會當做被管理的對象,要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按照“老師管理”到“學生自我管理”的路徑發展,實現學生的以自我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與此同時,職業學校要重視管理工作,積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知曉學校要將自我管理的管理理念以不同的形式傳遞給大家,讓學生樹立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自我管理活動中來,感受自我管理帶來的樂趣,不斷增強自我管理意識。
2.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強化學習自我管理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打破過去僵化的課堂,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強化自我管理。當下教學改革、課堂創新是教育主題,而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根據什么樣的思想、途徑和方法來組織和實施具體的教學過程,而教學思想、途徑、方法最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模式上。因此,職業學校要跟隨教育教學領域研究的發展趨勢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使其真正成為素質教育改革的中堅力量。職業學校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兼顧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應重視理論教學,將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完美融合。“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實現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的目標,如以河北建筑工程學校為例,學習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與分析,進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3.加強家校之間合作與溝通
加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采用適宜的方式,讓教師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起來。進而讓學生家長清晰掌握學生在學校的實際表現:如在校期間學習了哪些內容,成績狀況如何。與此同時,加強家庭和學校的合作與溝通還可以讓教師清楚了解學生的在校外狀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教師和學生家長不定期的進行互動,改變學生依賴家長的心理。讓教師、家長、學生三個主體彼此之間相互了解,相互信賴、相互支持,共同討論與研究什么樣教育措施是最適宜學生健康發展的。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明確表示:“沒有社會教育的條件下,家庭教育顯得至關重要,這是教師付出最大努力也無法取得的效果,孩子在學校里暴露出的一些問題跟家庭環境有很大關聯,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可歸咎于家庭教育。”[ ]因此,教師要家庭力量、學校力量結合起來,優化二者效應,實現學有所得、教有所獲,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職業學校學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位我們在職業教育學生自我管理方面敲醒了警鐘。我們要融合學校、家庭、學生三個主體,要將職業學生的自我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教師和家長認真了解職業教育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肯定學生,并為學生其搭造自我管理的平臺,豐富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職業學生完美詮釋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職業教育的工匠精神,為社會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1]李寧.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自我管理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4
[2]李翠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自我管理的調查研究—以煙臺市中等職業學校為例[D].魯東大學,2015
[3]鄭紅霞.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考查與對策探討—以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為個案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