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廖松
【摘 要】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養、勞動技能和身心素質,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學生心靈需求,開拓思想體驗教育新的途徑。開辟更多的體驗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
【關鍵詞】體驗 個性需求 興趣
素質教育在逐步取代應試教育。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應試教育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養、勞動技能和身心素質,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實施體驗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條好途徑。
那什么叫體驗教育呢?就是讓學生自己去親身經歷體驗,在實踐活動中認知事物,通過鍛煉獲取知識得到教育。只有親身經歷學到的知識才會更扎實,對事物印象才會更加深刻。
中國傳統教學方法“應試法”,其注重基礎知識的“充”實,注重演繹、推理。在此教學方式下,學生有相當多的時間浪費在機械記憶標準答案上,而最終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很大,很容易忘記老師教過的知識。而四方國家比如美國的教學方法更注重分析、滲透、綜合和歸納,這是 “體會式”教學法。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小學生正處在認知的初級階段,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想追根問底。人是有自主思想的主體,世上事物這么多,他們千差萬別。由此可見,傳統教學方法嚴重束縛著學生。而提供學生學習的知識又又不能滿足小學生認知領域的需要。豐富的影視文娛天地,娛樂節目層出無窮?!凹偃湛倓訂T”、“快樂大本營”……大人小孩各自關注自己喜愛的節目。學生們在這樣信息多元化、知識多樣化的時代,其思想定然潛移默化地發生了變化,學習也逐步趨于多樣化和活動化。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要認真洞察學生心靈的需求,認真實施體驗教育。
一、根據學生心靈需求,開拓思想體驗教育新的途徑
現在社會的一些不良因素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的影響。從當前學生的思想現狀來看,要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從學生心靈需求出發,把德育工作滲透在學生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我們學校開展多層面的規范養成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以個人衛生、儀表儀容的檢查和“文明生”的評比促養成,以公民道德規范教育和規則、法紀教育強規范。在形式上則通過討論會、報告會、辯論會、研討會、尊師會等活動,鼓勵學生和老師平等對話,向老師提問和發表異議。注意學生的心靈需求求,與學生能夠平等參與的體驗 。
以活動為主要載體,注重培養學生品德,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除了通過生動活潑的正面思想體驗教育,反面的體驗教育,有時也能收到顯著的效果。如開學初,學生衛生習慣還未養成,常亂丟廢紙。據此,我利用周會課讓學生把自己書包里無用的廢紙清里出來并隨便丟于地上,不一會兒,整個教室就象一個垃圾場。好多同學不明是怎么回事,有的同學就反問說,廢紙不是應丟在垃圾桶里嗎?我漫不經心地反問,這樣不是很方便嗎?這時就有很多同學提出反對的意見。不用老師講道理,相信這次反面的思想體驗教育將會是學生養成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增強環保觀念的新起點。
二、開辟更多的體驗課堂
學生的學習不能局限于書本,大多數家長尚未走出只求子女考出好成績的思想誤區。學校也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而未能開辟足夠的體驗課堂。現在信息傳播速度快,學生認知領域廣闊,興趣廣泛而分散,對一些跟不上時代要求的書本知識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了。難怪有些老師常說,現在的學生一代不如一代。事實表明,一些在學校不愛學習的學生,不能說他們真的不愛學習,只是他們所喜愛的學習內容是與眾不同。他們喜歡的往往就是他們所能體驗的實踐活動。曾經有一位小學生說:“我對學習真是沒有一絲興趣,但什么玩具我都會玩,甚至損壞都能自己修理?!边@不能說他不愛學習,而是他努力體驗實踐的結果。你敢肯定他將來一定不會一事無成嗎?
只要我們能從學生心靈需求求出發,多開辟學生感興趣的實踐體驗課堂,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想他們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的同時,定會感受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學生對基礎知識也感興趣了,自己某一方面的專長又能不受阻礙。
現在,很多學校都開展舞蹈班、書法班、美術班、音樂班和田徑運動員班等,這也只能滿足一小部分學生需求,還有很多學生的興趣愛好未能及時得到發展培養。鄧小平曾說:“許多事情都要從娃娃抓起?!币虼藳]有足夠的體驗課堂,許多學生的智慧和才能,創造力就得不到充分發揮和發展,就談不上素質教育了。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
傳統的課堂教學,使許多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不敢想、不敢說、不敢問、不敢做。一些學生成績差,缺乏自信,所以學習就越來越糟。其實他們并不是什么都比別人差,只要環境和條件允許,他們就會發揮自己潛能。例如在外出旅游野炊活動中,自理能力強,能烤出香美可口食品的,往往是那些課堂表現不是很好的同學。這就說明了人各有所長,人要在體驗活動中才能鍵全成長,在沒有強迫、束縛感,只有自由、平等感的環境下自身的潛能才能得到充分鍛煉和發揮。
從目前情況看,由于學校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體驗活動還未能得到全面開展。如組織學生外出體驗社會生活就受到安全問題的制約,許多學校只好放棄這一大好資源。因此,實施體驗活動還應充分調動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努力克服制約體驗活動的諸多因素,精心組織,周密計劃,大膽開展。如學校禁止學生玩玩具,但往往事與愿違,就是禁而不止。學生天生就喜愛玩具,他們在玩中萌發創新意識,增強創造能力,因此,對于學生玩玩具的問題須重于引導,而不能以禁止而扼殺、堵塞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天賦。我利用一些課外時間讓學生把家中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帶來學校共同過把癮。學生都高興得大呼“萬歲”,他們帶到學校后,都高興地互相交流,對自己的玩具作具體介紹。如玩具的使用方法、性能、有什么奧秘等等。在介紹、交流玩具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鍛煉。很多玩具還能夠啟發學生的智力、鍛煉學生的思維。很多同學從活動中得到了不少的收獲。
我堅信,通過不懈努力,體驗教育活動一定會成為教育孩子,牽動家庭,影響社會教育新品牌,體驗教育的思想及實踐,一定會使學校教育工作煥發新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