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紹強
【摘 要】創新思維的軌跡是多向性的,它對任何問題都善于從多種方向進行思考,即從“縱”、“橫”、“逆”三個方面來思考問題。學生新思維能力的養成,將對他日后的生活和學習有積極的影響,本文從幾點談談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創新思維 創新教育 培養 物理教學 能力
創新思維是一個開放性的動態思維過程,它善于大量地、廣泛地吸收外界各種信息,在與外界各種信息的交換和反饋中,不斷吸收新東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維成果。在這一過程中,再造想象又是最活躍的因素,因為它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創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我們在對某一篇課文進行閱讀理解時,往往總在努力尋求統一的或唯一的認識,而自覺不自覺地淡化了思維的開放性發散過程,這無疑會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物理課的提問設計、問題點撥,應當特別具有培養再造想像的功能,應當充分顯示創新思維開放性之優勢。
創新思維,它除具有一般思維的共同本質和屬性外,又具有區別于其他思維類型的獨特性質,思維的新穎性便是其區別于其他思維類型的一個顯著特性。具體表現為:思維目標新穎、思維方法新穎、思維過程新穎。
一、創設和諧氛圍,激發創新興趣
創新教育必須要有創新教育的氛圍。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人在熙熙攘攘的鬧市就會灑脫不羈,身處莊嚴肅穆的環境,就會莊重嚴謹。創新教育如同此理。中學物理課堂的創新教育,就要有靈性激蕩的創新氛圍,需要構建一種和諧自然的課堂環境。老師滿臉莊嚴,“道貌岸然”,學生就會正襟危坐、唯唯諾諾,這樣,是不可能激發出創新火花的。創新必須讓學生與教師是在一種平等、民主、和諧、自然的氣氛中進行交流。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欣賞學生,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的創新熱情會得到極大的激勵。那創新的火花,也就在這創新的課堂中不斷閃耀。有了創新的課堂氛圍,不等于學生就能創新。它還需要老師因勢利導,運用恰當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二、改進教學手段,融入創新教育
教師授課一直擁有三尺講臺,三寸粉筆,兩袖清風。近年來又多了一塊小黑板,稍微豐富了一點。伴隨著教改的轟轟雷聲又多了投影器、配了錄音機,這一改革的確為課堂增色不少,但投影片總是永恒不變的幾種顏色,時間久了,也就索然無味了。隨著信息技術的大沖浪,電腦真實地走進我們的生活,它幾乎可以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于是單調的課堂一下子變的有趣了,學生們走進了多媒體教室,嘗到了多媒體教學的甜頭,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五彩的畫面、神密的背景、亮麗的色彩、奇妙的曲線、圖形、清晰的知識結構圖、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學生極大極濃的興趣,進而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與創新,以達到提高課堂質量,加入創新分子的目的,讓學生愛創、樂創、變成勇于創新的一代新人。
三、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為學生創設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實驗的具體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為培養他們的物理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物理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列入課程目標,并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科學探究作為一項新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它的總目標很明確,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以及通過科學探究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關心社會與關心生活的意識等。探究性學習是對原來物理教學方式的一個補充,它是物理課程中的一種新的形式,它強調科學概念、科學方法、科學態度三者的綜合,強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經歷了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漸進措施及創新教育環境的構建體驗和感悟。因此,可以克服片面執行“講授法”的做法,有助于物理學科課程揚長避短,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的認識,有助于發展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物理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活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課堂內的探究活動;另一類是課堂外的探究活動。
四、由“問”切入培養創新思維
學成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考查學生學習情況、引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在“曲問”中激趣課堂提問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促進學生的思維從靜止的潛隱狀態轉到活躍的顯現狀態,從而積極思考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出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能喚起學生求知欲望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探索新知識。曲問含蓄幽默,符合學生心理。
第一,在“推問”中求新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以課文和原有知識結構為依據,把有關內容推想出來,得到新的結論,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的思維由一點生發開去,擴散到各個側面、各個角度,以求問題的全面解決,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碰撞出創新意識的火花。
第二,在“逆問”中求異在開啟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維,對有些問題,教師如能引導學生突破常規的思考方法,采取反向逆推的思維方式,往往更能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創造出新的天地。
五、在課堂點撥中培養創新思維
課堂點撥是門藝術。教者點撥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既充分調動了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嘗到了思考的樂趣,享受到創造的快樂。巧妙機智的點撥,不但能給學生指明思考問題的方向,而且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逐步樹立起創新意識。從這一角度說,課堂點撥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好方法。課堂點撥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它在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強調課堂點撥的創新價值,正是改革課堂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
創新思維養也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協調,教育者要努力創設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創新教育大環境,使學生能夠處處感受到創新的氣息,以創新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