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蓮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推行了較長一段時間,并且,教育改革的力度較大,對促進學生全面素養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初中音樂教學相比較初中的其他科目而言,自身有著個性化特點。初中音樂的課程教學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的引導,激勵學生遵循自身的興趣愛好。因此,采取如何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成為了教育工作者改革的關鍵,大量的實踐教學以及學生的反饋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促進師生的有效互動,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也闡述了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師生互動藝術。
【關鍵詞】初中音樂 師生互動 新課改 課堂教學
受新課改的影響,提出初中音樂教學必須對自身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然而在以往陳舊音樂教學模式背景下,大部分音樂教育工作者都忽視了音樂教學的意義,對課程的認識度存在偏見,從而讓教學模式流于形式化。僅僅局限于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并沒有真正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導致音樂教學的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為了順應新課改的需要,音樂教育工作者一定采取積極向上的態度,創設愉悅的課堂環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對初中音樂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詳細的進行了解析。
一、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藝術解析
初中音樂課程相比較其他課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和學生進行互動教學,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音樂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它需要學生充分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實效性的把新舊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提高自身音樂知識體系,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自身音樂素養。初中音樂課堂學習需要教授學生相對應的音樂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師生需要有效的進行互動,全方位的掌握學生的各個動態,從而實現音樂教學的目標。
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問題解析
1.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過于古板、單一化
受到以往陳舊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大部分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過于單一化,且教學模式較為古板。通常都是教育工作者巧妙的設計問題,然后再正確的引導學生解析問題,請學生踴躍發言,這就是以往陳舊音樂教學模式的授課方法,并且這種巧妙設計問題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較為常見,也是師生進行互動的基礎方法,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率并不明顯,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踴躍發言度較低,從而降低了教學質量。然而新課改下對初中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摒棄以往陳舊教學模式,運用多元化的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2.缺乏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音樂課堂需要學生可以帶有豐富的情感去賞析音樂,欣賞音樂的價值,這和初中其他課程的學習有本質上的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和學生進行情感互動。音樂的賞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必須利用音樂來觸動學生心弦,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3.初中音樂教材的設計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國大部分音樂教材中都采取了師生互動模式,但是初中教育工作者在設計互動活動時極易受到教材內容的影響,從而讓設計的效果體現不出師生互動的意義,降低了教學效果。
三、如何有效的提升初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質量
由于初中學生的身心以及年齡的約束,從而讓初中音樂教學和其他課程才會出現本質的區別,這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課堂中和學生產生有效的互動,以此來提升音樂教學效率,針對于目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初中音樂互動的特征。例如初中學生的性格特征,音樂自身所存在的抽象化特征以及課堂教學效率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利用科學的教學策略,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1.創設音樂課堂的教學環境,激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初中課堂的師生互動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和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動,而初中學生的身心以及性格特征上同其他時期的學生有著個體化差異,其中心理情感尤為特殊。這也讓初中學生和教師進行互動過程中會具備壓力感,影響互動效率。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必須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音樂教學環境,讓學生可以愉快的進行學習。例如,在音樂教學中的問答環節,如果學生的答案存在不同,教師就一定要以鼓勵的行為讓學生闡述自身觀點,包容學生,避免出現不良語言的攻擊,讓學生產生自卑心,從而產生反作用。與此同時,如果教師加以批判學生,從而會間接的影響其他的學生,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比如在教唱《歌唱祖國》時,可以先讓學生賞析歌曲,感受歌曲的氣勢磅礴,并嘗試著利用歌詞來想象畫面,然后教師在正確的歸納整理學生的發言,根據賞析這首經典歌曲以及旋律能夠將歌曲的價值展現在學生的情景中。
2.充分利用課堂導入
運用課堂教學導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成功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音樂課堂教學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學生只有對音樂存在一定的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其中。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課堂導入的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現教學目的。例如《二泉映月》,這首歌曲主要體現了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整個過程,以及阿炳苦難的一生。表現出了阿炳熱愛音樂,熱愛生活,追求理想,敢于同命運抗爭的精神!在欣賞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簡單的讓學生對音樂背景進行詳細的闡述,然后再為學生做補充,利用《二泉映月》可以充分的展現阿炳的豐富情感,如此一來,課堂學習環境就會被激發出來,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3.轉化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進行反思教學,以防止存在思維古板的現象,對自身教學模式進行及時的改進,利用有效合理的方式展開教學任務,針對于教學中出現的不足之處必須利用轉化思想來解決。教育工作者必須改進思維模式,針對于音樂教材知識的不同來制定合理教學方案,利用不同的互動教學來構建互動課堂。例如,在音樂賞析環節,必須促進師生情感的互動,在音樂創作環節,必須促進師生互動的寫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課堂學習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生個體化差異,正確因材施教,全方位提高學生全面素養,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升教學質量。
4.轉換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思維
初中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自制能力較為薄弱,這是初中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因此,初中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模式選擇尤為重要,必須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教育工作者在授課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策略來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實現課堂有效互動。例如在賞析《春節序曲》時,展現的是當年革命根據地的人們在春節時熱烈歡慶的場面。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會唱,更要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產生互動,深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并讓學生踴躍發言以及所印象中的春節情境以及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知識面,達到互動效果。
5.設計競賽環節
好勝心是每一個初中學生具備的品質,成就感可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設計競賽環節,促進師生互動。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模式,進行競賽,讓學生自己選取評委,教師只是旁邊引導,提供設計獎勵,實現師生互動。
參考文獻:
[1]陳佳.在初中音樂課堂實施合作學習的初步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2006.
[2]吳曉燕.淺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管理[J].新課程教學,2012,(05):67-68.
[3]王垣.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24):183.
[4]周利民.淺析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學習(下),2011, (02):4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