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國
摘要: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社會上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向創新型人才靠近,而創新型人才還應該具備的一個能力就是有很強的社會實踐能力。當今教學模式已經不只是教學兩個字這么簡單。如果只去注重教學的話,最終培養出來的學生還是沒有能力的。教師真正的任務應該是去培養真正在社會上學以致用的人才,應該是具備創新能力并且勇于實踐的人才。
關鍵詞:體育教學;創新意識;實踐能力
體育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學科,它的作用是提高、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實踐活動。體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對各個體育項目的熱愛,不斷地加強對身體的鍛煉,培養優秀膜品質,更加的勇敢、不怕吃苦,這樣才能造就一個真正強健的體魄。因此,怎樣才能讓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添加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成了每位體育老師和教育人士所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聞中求異
聞就是聽的意思。這就要求老師應該不斷地去聽取學生的意見,把握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鼓勵他們去練習和創新,勇于去實踐。如果想讓學生達到聞這個程度,老師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來引導學生。
(一)穿針引線法
有一些在課堂上并不怎么發言的學生,老師可以給予他們機會,提示他們答案,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水平。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進行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
(二)深入表揚法
有些同學基礎好,又有著比較強的理解能力,對于這種學生,老師就可以加強對他們的引導,表示對他們能夠掌握動作的欣賞,然后就要引導他們想出更加快速靈活的方法去運用到他們的鍛煉中,積極地去鼓勵通常都會起到一個好的作用。
(三)遲緩批評法
有些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動作,對于這些學生,老師不應該直接對他們表示批評,而是應該委婉的去指出他們不對的動作,再繼續啟發他們,對他們抱以期待,繼續引導他們完成練習。
二、問中求智
其實問就是提問的意思,老師課堂上的提問是必須要有一定價值的,是經過老師深思熟慮設計出來讓學生們得以思考和提高的產物。所以說,一個課堂的成功就是要不斷讓學生不斷的能夠提出問題,提問就是去把學生創新精神激發出來的過程,去促使學生不斷地加強實踐的過程。課堂不應該僅僅只是老師的課堂,還應該是學生充分參與到其中的,所以課堂應該是學生和老師去良性互動的,當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時,老師應該感到慶幸,這說明課堂的作用得以發揮了。而且老師也應該去注意提問的方式和語氣,可以問同學,你們有更好的方法嗎?或者是其他語氣更加緩和和抱有期待的,這才能發揮老師對學生提問的作用。充分地去展現出個人能力,廢棄無用的語言,不去用陳詞濫調,努力調整教學語言和教學內容。根據積極研究,來認真做好備課內容,科學合理的運用教學中的話語。與此同時,要把握好語言的尺度,不要太過重視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忽略了知識的內容。教師的言語表述中要帶有情感,不能挖苦和諷刺學生。要充分地結合學生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主動去改變師生關系,減少學生的緊張程度。所以說,課堂提問在教學中是無比重要的,它一定不能被老師和學生所忽視,不然學生將會不能被很好的啟發,課堂提問是去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方法,是發揮學生課堂主動性的重點方法,能夠刺激出學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老師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必須去發揮指導性的作用。
三、切中求實
其實切就是檢查的意思,這就要求老師要在學生運動的過程中落實對其的教育和指導,高度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意識。可以說,體育課程是眾所周的不被重視的課程,所以這就造成了部分體育老師對課程的懈怠,這種現象是必須要去改變的,改變的重點對象就是體育老師本人。
而在這種情況下,找到一個切入口就很重要,課后的練習就是去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可以讓學生課堂上學會方法,在課后多去進行練習,從多個角度來幫助學生去解決所有體育學習上的問題。
四、望中生機
其實望的意思就是去仔細的觀察。老師應該通過對學生的分析和觀察,來提出對未來教學活動的意見。用這些方法來對學生活動提到一個開展的機會。
(一)從每個學生的特點出發,體現出望的主題。我們應該了解,小學階段是每個學生個體意識不斷迸發的過程,這個時期老師一定要把握好對他們的教育。每個孩子在這個時期都會對自己產生許多的關注,讓自己引起別人的關注。所以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去關注每一個學生,根據他們的情況來展開對課堂內容的教學計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來更加積極的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更好的使他們融入到課堂中,開發出他們的創造能力。
(二)老師應該從學生的愛好去進行深入的展開,遵從望的主題,并且將它更好的發揮。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出學生的興趣,才能提高課堂的完成度。所以說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充分地去發揮主體的作用,充分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和激發出學生的興趣。老師應該充分的去發揮自己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學生應該在興趣的基礎上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學生實際的能力。
綜合以上所有的方法,體育教學有望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可以繼續提高和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讓學生繼續進行實踐活動。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對體育項目的由衷的熱愛并且加強體魄健康,培養各種優秀的體育精神。所以把小學體育教學過程打造成建設學生的過程成了本篇文章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周立珍.體育教學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途徑[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
[2]荊維玲.淺探體育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