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是一門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教學整體的概括性和邏輯性都比較強,因此學生若是想要學好數學知識,單依靠教師的強制灌輸是行不通的,學生自身必須要具有主體意識,主動地對數學知識做出探究,這樣才能獲得更好地成長進步。對此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提出以下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生;主體意識;培養
一、 前言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主要是指學生課程學習的主觀愿望及主動獲取知識的一種能力,而這對學生學習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對此在《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提出“教學不是單純的模仿記憶,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要建立在主觀學習愿望之上”,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主體意識的重要性。
二、 教師強化主導是培養主體意識的基礎
古代教育家韓愈曾經在《師說》這篇文章中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闡述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而用現代教育理念闡述,就是說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因此在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能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十分重要,只有教師在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下功夫,引導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帶動,這也是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基礎。例如在學習“函數和方程”課程知識時,這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內容,多數學生在解“函數和方程”時無從下手,針對于此教師就應該發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找出“函數和方程”問題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在教師的點播之下,引導學生將問題中隱藏的條件一點點的挖掘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導”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教”上下功夫,知識并不是直接灌輸給學生的,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因此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更好的發揮,這就是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一種表現。
三、 建立學習興趣是培養主體意識的關鍵
高中數學是一門理論結構嚴謹,邏輯思維縝密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免會感到乏味,而這無疑是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培養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起來,將數學學習興趣當做教學工作重點來抓,這是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1. 運用數學故事,激發學習興趣,前人對數學真理的探尋過程,就是一部真實的數學發展史,而在數學史發展的過程中,充滿著無數個創奇的故事,教師可以利用數學故事,沖淡數學知識的枯燥性,如在講解“微積分”方面的知識,教師就可以引入數學家笛卡爾的故事,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2. 運用生動教學語言,激發學習興趣,數學語言是抽象晦澀的,不利于理解,同時也難以帶動學習興趣,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數學語言方式,運用生動的語言,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趣味,如在學習“函數單調性”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單調遞增這種語言,用“蒸蒸日上”幫助學生轉化了解,這可以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從而促使學生主體意識得到帶動。
3. 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教學中運用掛圖、計算機等輔助手段,使教學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在教概率時,可以做摸獎游戲;講數學故事,數學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既符合學生的心身特點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迷戀數學。
四、 學習自我需要是培養主體意識的核心
我們的領袖毛澤東先生曾經說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依靠內因作用”,這種辯證哲理關系,在教學中也同樣適用,尤其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只有認識到自我學習需要這種內因,學習主動性的外在表現才能得到轉換,因此學習自我需要是培養主體意識的核心,這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的,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見。第一采用結合生活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明確數學與商業、農業、科技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未來學生將從事的任何一種行業,都離不開數學知識,只有學會數學知識,才能為自身謀求更好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明確學習需求,從而得到主體意識的培養。第二激勵鼓勵,活動學習自信和需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內在的滿足的渴望,可以成為學習發展的一種動力,因此在今后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多給予學生鼓勵激勵,讓學生得到成功的自信與滿足,并渴望獲得更好的成長,這也將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從而使主動學習意識得到激發。
五、 提供參與機會是培養主體意識的保障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學生的主體意識較差,其實與學生確實課堂參與機會有很大的關系,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單向灌輸下,被動的學習知識,為此在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這是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保障,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第一是召開辯論會,調動學生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總結規劃,然后以辯論賽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教學方式,讓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這就會為主體意識培養提供了保障。第二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課堂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補合作,實現共同進步,這無疑也為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六、 總結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夠得到培養,那么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更好的進步提升,因此在今后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加以重視,不斷地對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教學方法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秦芳.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6(20):21-22.
[2]顧晶晶.試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6(13):71+148.
[3]郭躍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6(05):86.
[4]王建麗.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6(17):14.
作者簡介:
陳水秀,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龍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