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以理論居多,而結合本土實際開展的實踐研究則非常少。本文是基于電子書包平臺開展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以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對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翻轉課堂”中的實踐進行一些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翻轉課堂;電子書包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教育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吸引了有條件的學校和教師參與到相關實踐研究中。以“教”為中心的課堂向以“學”為中心的學堂的轉化,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的課程改革理念。不過,由于軟硬件技術的限制以及教師觀念的影響,目前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以理論居多,而結合本土實際開展的實踐研究則非常少。利用電子書包開展小學數學學科的“翻轉課堂”,以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對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翻轉課堂”中的實踐進行一些思考。
一、 實施“翻轉課堂”前期準備
(一) 微課制作
微課的制作圍繞重、難點或教學環節展開簡短、完整且帶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習者興趣的教學活動。微課展示的過程采用靈活多變的提問方式,旨在引發學生在看微課的時候進行思考。每一個知識點在結束時經常做簡短的總結,概括要點,幫助學生梳理思路。重、難、疑點之處都會出現相應的關鍵詞,善用字幕的形式加以補充,注意在適當位置設置暫定或者后續活動的提示,以便于學生在學習報告單的統一調度下學習微課。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的微課制作采用錄屏軟件Camatasia studio和PPT結合的方式,錄課時長3分鐘,主要在分月餅的情境中,先復習平均分,再通過4個、2個到1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這個過程發現:當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多少,不能在用之前學過的整數來表示,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以及激發學生學習新的數來表示一半的需要,接著結合動畫介紹二分之一各部分名稱的含義以及讀寫法,最后提出自學任務。
(二) 自學指導
指導學生“自學”也是教師“教”的最終目的。然而小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循序漸進通過各種自學活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此,在設計好學習單即設計自學任務以及自學方法值得一番細細研究。學習單主要包含:課題信息、學習指南、學習任務、問題與收獲。課題信息是自學的內容的概括或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所學的內容;學習指南是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步驟;學習任務是課題相關的小測、動手操作活動等,為檢驗學生自學效果;問題與收獲是讓學生在自學過程還存在的困惑或者收獲。
(三) 學生自學成果分析、篩選
教師可以借助班級群共享、教學資源云、學校網站或教師博客等多種途徑進行上傳微課,學生觀看微課后,完成學習報告單。教師就可以在課前根據上傳的學習成果,進行學情分析,并對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加以篩選,進而以學定教,進行二次備課。以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為例,教師在云空間查看學生對二分之一的認識時候,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二分之一的認識不全面,存在一些認識偏差,于是教師可以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認識錯誤進行篩選!
二、 施“翻轉課堂”的過程
(一) 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老師在導入課題的時候,不需要做太多鋪墊,直擊主題,呈現學生的自學成果。
(二) 課中的知識研討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主體,教師為主導來開展,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做好充分課前自學準備,存在一些有針對性問題以及知識的初步理解,而進一步的學習,就有賴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借助網絡云平臺教師可以將可提前分析、篩選的學生自學成果以及存在的疑問,通過電子書包推送給每一位學生,展開課堂的小組合作、小組交流、小組研討。
(三) 推送分層作業,根據系統的反饋調整教學
基于課前的自學效果的了解,提前設計好相適宜的分層作業,第一層次是基礎題旨在鞏固新知;第二層是提高題;第三層是拓展題。教師推送題目到學生端的電子書包。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的即時反饋功能,實時監控每個學生的答題情況,對于做得錯誤率比較高的學生,及時與他溝通交流。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及時將批改結果和試題解析發給學生,學生先思考為什么出錯,教師隨后根據錯誤率高的題目進行重點講解。
(四) 課后輔差導優
在課前的自學、課中互動研討、鞏固內化,學生已經基本理解掌握所學內容。但是一個班級的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已然熟練掌握,有些還沒辦法理解。為此,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強大后臺數據收集與分析功能,在課后查看班級課題練習數據統計,對錯誤率比較高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對掌握的比較好學生推送更有挑戰性的題目。
三、 電子書包在“翻轉課堂”中的思考
以電子書包為載體,展開“翻轉課堂”對孩子大大提高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在這種模式下,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充當管理者、引導者以及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基于了解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以學定教。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對所有學校都可以展開,需要有電子設備和相關的平臺支撐。如農村學校硬件設備不齊全、網絡普及率低、學生課堂參與自主學習能力與動力不足,直接影響了翻轉課堂在農村學校的實施。此外,開展翻轉課堂所需要的微課,并不是每個教師都會制作,而且一個好的微課需要教師花費一些精力去設計、去錄制。這些問題對“翻轉課堂”教學開展都是不小的挑戰。此外,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并不是所有課程都是適用“翻轉課堂”。對于低年級學生,仍然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養成一些基本的良好的習慣比如課堂傾聽、發言、作業、合作等,沒有這些開展“翻轉課堂”,只會成為阻力,不會成為助力。雖然現在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翻轉課堂”中的實踐過程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還不是非常成熟,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教育裝備完善更新,這種模式會更加豐富清晰,服務更廣大教師和學生。
參考文獻:
[1]賴艷.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4):40-42.
[2]樸成植,趙真姬.關于微課與設計制作微課時的注意點[N].科技創新導報,2014(6):251.
作者簡介:
邵秋芳,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