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云
摘 要: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語文教學能為心理健康教育開辟廣闊的天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外閱讀;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一些學生由于自身和家庭的變化,學習壓力加重等原因,導致他們產生不健康的心理,他們的心理都處于“亞健康狀態”,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心理障礙”。多年來,我在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摸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且取得了一些成效,現略談一二。
一、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材的特點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每一篇小學語文課文都是編者精心挑選的,都是生動形象、富含哲理、蘊涵情感且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文章,不僅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而且滲透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內容,可以對學生進行認知心理的教育。
1.利用文本故事,培養學生的自信品質
莎士比亞說:“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自信心的建立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巨大的作用。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課文《掌聲》時,就利用課文內容生動地向孩子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殘疾小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同學們的掌聲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面對生活。故事講完后,我因勢利導讓班里幾個平時比較自卑的學生發言,并讓其他學生來幫助尋找這幾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大聲地對他們說出來。一開始他們的小臉通紅通紅,很害羞,慢慢地,眼睛亮了起來。再后來,他們挺起了胸脯,感受到了自己在同學們心中的地位。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斷地表揚他們的優點,這幾個學生的自信心慢慢地培養起來了,積極主動地融入了集體生活。由此,我真正理解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的含義,更理解了“自信心是需要培養的”的意義。
2.挖掘文本內涵,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品質
我們的課文篇篇都是文字雋永、文質兼美的佳文。面對蘊涵豐富的課文,我們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內涵,篩選適合進行生命教育的內容。如:我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愛與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跡”的文本內涵,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珍愛生命”的實踐活動課。有些課文不僅讓學生懂得愛,更多的是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再如,在學完《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等課文后,我們班舉行了一次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隊會活動,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熱愛生命的教育,讓學生從這些身殘志堅的人物身上,甚至一些微生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學生就會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讓生命煥發出光彩。
3.利用課文中的榜樣人物,培養學生自尊自愛的品質
巴斯克里說:“如果你不愛自己,你將永遠不會去愛他人。懂得自尊自愛的人,才能活得更好?!比瞬荒軟]有尊嚴。但怎樣才能教育學生懂得維護自己的尊嚴呢?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尊嚴》一課時,就循循善誘地對學生這樣引導、這樣質疑:為什么哈默在“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饑寒難忍”的情況下,拒絕了鎮長杰克遜大叔送到面前的食物?而他為什么“堅持為杰克遜大叔干活完之后才吃那份食物”?……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答案,師生在平等、互動、探究的實踐活動中明白了:哈默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自尊、自強、自立,他以尊重自我贏得了別人的尊重!我以這些課文中優秀的主人公形象,幫助學生樹立了“心中的榜樣”。因此,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的品質,進行心理教育滲透,激發學生強烈的進取意識,培養其堅定的意志。
二、在課外閱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巴羅說:“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雨果也說:“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語文教師要指導或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書目讓學生閱讀,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又能起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如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是怎樣煉成的》等,可以使學生深受感染,讓主人公身殘志堅、自信自強的人格力量震撼學生……
三、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愉悅性、自主性和活動性的特征,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同樣蘊含著許許多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我在教學中,以“語文實踐活動”為素材,敏銳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用行動去感染學生、影響和暗示學生。例如: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我能行”系列實踐活動:“上課大膽發言,我能行”“待人寬容謙讓,我能行!”“幫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難,我能行!”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更是培養了學生的“情商”。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語文教學理應責無旁貸地承擔這一重任,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滲透,以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為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一代新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亞文.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學周刊,2016(7).
[2]王艷春.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策略分析[J].中國培訓,2015(2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