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言衛
摘 要:現代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手機作為便捷的通訊工具,亦不例外。手機的確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業精于勤,荒于嬉”,玩手機會耽誤學習,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其實手機本身并沒有問題,關鍵是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那么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如何科學有效地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呢?
關鍵詞:正確引導;手機;合理使用
一、明辨是非,認識危害
手機有優點,比如:手機的附加功能強大,可以娛樂休閑;可以安裝學習軟件幫助學習;可以救人于危難,看見搶劫、盜竊、火災……一個電話就可以了;方便與父母聯系及與別人溝通;可隨時隨地上網瀏覽新聞,增長見識……但我們更應該有清醒的認識,手機在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危害:
1.容易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
手機主要是通過無線電波實現其功能的。頻繁地使用手機會使人的記憶力喪失,睡眠紊亂,心里煩躁。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很多身體機能還不健全,手機輻射危害學生發育,影響身心健康,造成理解力、反應力、記憶力的明顯下降,聽覺受損,免疫功能失調。
2.容易受到黃色誘惑
手機中黃色信息、黃色網站等對涉世不深的學生來講,容易玷污其心靈,危害極大,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3.容易上網成癮
絕大多數學生喜歡網游,都有成癮習慣,視網膜脫落、猝死等現象時有發生。
4.容易助長攀比之風
一些學生會聚在一起,喜歡對彼此使用的手機進行品評,使用高檔手機的同學以此炫耀自己家境、父母地位,其他同學為了攀比買更高檔的手機,給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
5.容易貽誤學業
有的學生課堂偷偷使用手機,造成課上精力分散,學習必然不認真努力,學習成績下降。在考試時,有的學生通過手機舞弊,弄虛作假,欺騙家長,欺騙老師,影響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6.容易惹是生非
一些學生閑來無聊,用手機到處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發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爭執,甚至引發惡性的打斗事件。還有的學生與同學發生口角,本來事件并不大,可手機在手,就非要打電話找一下“能人”來平息,進而顯示一下自己的“本事”,從而把事態鬧大,無法收拾。
通過給學生講解手機帶來的諸多危害,讓學生明辨是非,對手機的合理正確使用有更多的認知。
二、提高認識,合理使用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是“言聽計從”,手機除了具有通信功能之外,更吸引孩子們興趣的是它的娛樂功能。孩子自制能力差,辨別是非能力弱,易受手機不良信息的影響。面對網絡世界的誘惑,孩子們毫無抵抗力。它讓孩子們沉浸于手機游戲中無法自拔,造成視力與體能下降、社交能力差等多種問題。為了讓孩子們正確地認識手機,在班級我組織召開了主題辯論班會《學生在學校能不能用手機》,來提高學生對正確使用手機的認識。雙方學生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找材料、搜證據,卯足勁想要說服對方。經過辯論,全班同學都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那就是使用手機一定要有個度。學生在明白了使用手機的利與弊之后,共同商討制定使用手機的規章制度,然后嚴格執行并要求家長監督。通過活動學生不僅正確地認識了手機,還學會了用發展的態度去對待手機,把它合理地運用于自己的學習生活中。
三、大禹治水,以疏代堵
學生使用的手機絕大部分是家長自愿購買的,有的是為了方便聯系,有的是為了掌握孩子的行蹤,還有的僅僅是為了面子。如果一味地強制學生禁止使用手機,反而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我們可以“大禹治水,以疏代堵”為借鑒,與其強烈禁止,不如正面引導,教會他們如何文明地使用手機,如在公共場所接打電話注意音量,進入學校手機要關機或者是調成靜音的狀態,不要對他人造成影響……同時我們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絕對不在上課期間接打手機,上班期間絕不玩手機,真正做到以身作則,起示范作用。
四、興趣轉移,寓教于樂
孩子的精力十分旺盛,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將精力放在對他們身心有益的活動中。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能讓孩子在多姿多彩的班級活動中獲得心靈成長所需要的營養。開展班級活動選擇主題時可以先和孩子們一起商討制訂活動計劃,然后再進行組織安排。開展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為了讓孩子更樂于參與其中,我把老游戲加入新內容,比如現在流行的撕名牌游戲,每一個名牌對應著一個英文單詞,這樣孩子們可以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巧妙的日常性活動持之以恒,逐漸使學生將興趣轉移到班級的日常活動當中,潛移默化地滋潤著孩子的心田。他們被更有趣的事情所吸引,哪里還記得起手機呢?
現在,手機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已經成為人們普及的溝通工具,因此想完全阻止高科技給學生帶來的改變不太可能,所以關鍵還是要靠我們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加強學生自身自控力的培養。我們班主任要從理解學生、體諒家長的角度出發,正確引導學生走上合理使用手機的軌道,讓手機這類高科技產品真正為我們的學生服務。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