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國培計劃”深入發展,教育模式與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本文通過對基于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課堂觀察與思考進行探究,以期為推動初中地理教學良性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課堂觀察;思考
一、 前言
初中地理為學生打開一扇認知世界的窗,其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就是握在學生手中的“望遠鏡”,借助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學生可更為清晰、系統地展開地理學習,以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為框架,在其中填充地理知識,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能力?;诖耍瑸榱耸钩踔械乩斫虒W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觀察與思考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掌握情況及教學實踐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二、 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課堂觀察
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屬于學生核心素養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指引下,從教學實況著手進行課堂教學觀察,總結教學經驗,分析在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培育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為高效開展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培養的教學方略提供依據。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課堂觀察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教師教育主體模糊。受以往教育理念影響,有些初中地理教師,為有效落實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培育目標,延用口傳心授教育理念,主觀輸出地理知識,使學生無法與教育內容產生共鳴,弱化能力培養成效;第二,教育方法過于單一。教師為有效落實地理教育內容,以書本知識為基礎,向學生機械灌輸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單一化地理教學進程中,無法展開高效思考,制約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提升,影響課堂教學成效。
三、 思考提升初中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方略
通過對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課堂觀察進行分析可知教育主體模糊、教學方法單一,是影響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培育成效的重要因素,為此教師應秉持與時俱進精神,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教育目標,提升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诖?,為了使學生核心素養得以有效提升,思考提升初中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方略勢在必行。
(一) 通過觀察提升學生空間定位能力
空間定位能力是培養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基礎,通過教師行之有效的教學指引,使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在此基礎上融入區域知識,繼而形成地理區域框架,然而空間定位能力無法在“填鴨式”教育理念下得以有效培養,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將學生視為教育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觀察,調動自身感官,提高思維活性,對地理區域產生基本認知,達到培養學生空間定位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進行“中國的自然環境——河流和湖泊”的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進行地理知識融合,在觀察河流和湖泊的同時,借助中國地圖、地勢地形等知識,進行河流與湖泊空間定位,達到提升學生空間定位能力的目的,為培養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奠定基礎。為了給學生充足的觀察思考時間,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觀察討論,點燃地理課堂激情,為培養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營建良好氛圍。在討論過程中,有的學生觀察到京杭大運河是最長的運河,由北向南縱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與浙江,借由該觀察成果,與中國地圖進行空間對接,得以明晰六個省市的地理位置,達成空間定位目的。通過思考學生討論內容,教師可掌握學生該章節內容學習進程,以此為依據靈活規設課堂教學內容,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有的學生在觀察河流與湖泊圖形時缺乏規律,使空間定位與記憶出現障礙,這時教師可制作PPT,在向學生展示河流與湖泊分布圖同時,以填空題形式,引導學生對該圖進行觀察,如流經地區:()高原——()山脈——()盆地——()平原,我國兩大湖區:一是()其中()是我國最大湖泊與最大咸水湖,位于()??;二是()其中()是我國最大淡水湖,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可展開高效觀察,使空間定位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二) 通過描述深化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
在以往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自身教育主體地位,嚴格以書本知識為教育載體,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為此教師應秉持人本性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在觀察基礎上,可靈活調用地理知識及自身能力對所學內容進行描述,構設自己的“地理王國”,在其中添加地理事物,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加強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中國的經濟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教學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先向學生播放一段我國不同地域農業發展的視頻,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地理知識思考這些地域農作物選擇客觀原因,而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我國農業空間布局及構成因素,借助語言描述,學生可在腦中清晰“看到”我國農業分布情況,與地勢地形、河流湖泊、經緯度等地理知識相契合,在學生腦中構建出農業區域分布知識網絡,達到培養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目的。除采用語言描述方式深化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外,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創新地理區域構設方法,如有的學生采用建模形式,用廢舊紙板、布條等實物,搭建我國農業分布區域,立體展示地理區域,有的學生采用繪畫方式描繪農業區域,配以樹狀圖,對比并描述不同農業區域自然環境,使地理區域得以充實,在提升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同時,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育若想科學有效,需要教師通過教學觀察明晰自身教育不足之處,以此為依據構設高效課堂,通過豐富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描述,活躍地理思維,提高學生地理學習興趣與空間想象力,達到培養學生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宮美榮.初中教學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淺談[J].才智,2017(34):141.
[2]孫亞楠.核心素養視域下區域認知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7(7):195.
作者簡介:
尚琳,福建省石獅市,福建省石獅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