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有著較為復雜的知識體系,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化學素質有很大幫助。在學生發展過程中,興趣起著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培養化學興趣,從教學方法、授課形式等方面入手,使學生對初中化學綜合性復雜性較強的大量知識點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引導學生持續有效地進行化學學習。
關鍵詞:化學教學;學習興趣;培養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化學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也是一門陌生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使教學變成一個豐富多彩的過程,激發學生對豐富的化學知識的濃厚興趣,促進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求知欲,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積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幫助學生培養興趣。
一、 入門時期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化學課程往往是學生第一次涉足化學領域,入門時期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歷程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化學課程開設初期的課程十分重要。教師生動的講解能使學生對精彩的化學世界產生極大興趣,為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確保后期良好的教學質量。
第一,在第一堂課前,教師要精心備課,做好充足準備,從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化學現象入手,利用青少年時期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濃厚的求知欲。由于化學這門學科有很多抽象性的概念,對初入門的初中學生來說,在理解某些較難的知識點時會比較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很強的教學素質。在授課期間教師要注意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增加自己課程的吸引力。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應用多媒體技術、模型等,在制作課件時多利用圖片、視頻,生動有趣地為學生打開化學的大門,在給予學生信心的同時,使學生對豐富多彩的化學知識產生強烈興趣。第二,多開展一些化學小實驗。教師可以帶一些工具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將雞蛋置于稀鹽酸中,讓學生觀察雞蛋一起一浮的現象。學生根據常識知道雞蛋比較重,會沉于水底,進而會好奇為什么雞蛋會沉浮,這時教師可以講解,這是蛋殼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產生化學反應的結果。諸如此類的化學現象有很多,教師可以多加利用,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輕松愉快的上課氣氛,還能使學生領略到化學學科的奧妙。在講解化學的總體概念以引導學生入門的同時,為學生擴展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化學在生活中、在科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學習欲望。
二、 突破傳統教學方法
化學中有大量比較枯燥的知識點,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記住一些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化學反應公式等。很多學生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面對大量知識點時死記硬背,久而久之自然會對這門課程產生抵觸心理,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會大打折扣,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從而影響到學生長期的狀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確保學生對化學學習地持續性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為了盡可能地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同時,在教學方法上也要進行積極的創新,大膽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把握住初中生對未知事物以及新鮮有趣的事物有強烈好奇心的心理特點,用新穎的講課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要拘泥于課本。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課本上枯燥的知識點進行適當引申,將知識與身邊的日常現象與常見用品聯系起來,例如煙花絢爛的顏色中用到的化學反應、工藝品制造過程中的化學知識等;開展課外活動,為學生展示一些有趣小實驗,如“液體變色”等。課堂氛圍積極活躍時,學生會注意力高度集中,好奇心濃厚,此時引申出所學的化學知識將事半功倍,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放松了學生的身心,又達到了想要的教學效果。
化學教材中不同章節的知識點都有著不同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避免刻板的重復,要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實驗法、分析法、討論法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型、實驗課,及時總結有效的授課方式并加以改進。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的性質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干冰制造舞臺煙霧的效果,有條件甚至可以帶學生親身體驗固態二氧化碳迷霧,生動有趣地講解二氧化碳的性質,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為了培養學生對化學持續性的興趣,教師不妨偶爾布置一些有新意的課后小實驗,例如布置學生尋找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如鐵器生銹的過程、發面過程中產生氣體、蘋果在空氣中的氧化,測試土壤酸堿性等。相對于枯燥乏味的書面作業,偶爾的小實驗作業對幫助學生保持學習的新鮮感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三、 引導學生克服瓶頸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遇到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在一次次被難倒的過程中大打折扣。初中時期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正在成長中,對各種復雜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反應的理解力比較弱,并且化學對學生們來說又是一門全新的學科,面對化學中復雜零碎的知識網絡、大量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學生難免會有些力不從心,進而會缺乏繼續學習的動力。教師需要耐心、細心地引導學生克服困難,適應化學學習的思維模式,從而走出瓶頸期。初中化學中,化學用語、轉化關系等對學生來說通常學起來比較困難,化學元素周期表、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記憶也是比較重的任務。教師幫助學生從聽課、練習、動手實踐等方面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鞏固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學到新知識時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使學習事半功倍。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幫助學生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如口訣記憶、分批記憶等,幫助學生總結零碎的知識點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識,鼓勵學生多提問,強化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和信心,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學習興趣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從各方面入手培養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濃厚學習興趣對教學工作有深遠的意義。幫助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之心轉化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與學習習慣,才能實現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曉蓉.初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未來英才,2017,(22):164.
[2]歐寶生.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0):209.
[3]王飛.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9):26.
作者簡介:
陳榮財,遼寧省大石橋市,大石橋市溝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