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利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要求除了要向學生傳授有價值、實用性的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全面發展。從人教版角度闡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措施
伴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發生巨大變化。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為課堂中心,學生只能一味地接受知識,影響教學效率。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成為當前的研究重點,現從以下幾點探討。
一、轉變師生角色,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并且,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實施滿堂灌的方式,不利于學生深入了解知識,導致師生失衡,影響教學效率。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將課堂主體還給學生,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將自己和學生放在同等高度,轉變教學模式,積極、主動地和學生交流,認真傾聽學生想法;其次,在課余時間,教師要放下架子,和學生做朋友,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從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若教學中教師能做到上述幾點,就能為學生創建溝通情感的空間,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
二、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習主動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從心里產生探究數學的欲望。故而,教師應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從這幾點進行:第一點,適當鼓勵學生。對于學習取得進步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對于學習退步的學生,教師也不要一味地批評,而是從旁鼓勵,提高學習信心;第二點,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感受成功喜悅的同時愛上數學,進而提升數學學習主動性。
三、重視課前準備,提高教學效率
實踐證明,充足的課前準備,能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保障,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首先,教師要備好課。一般來講,備課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教師不僅要準備教材,還要了解學生的重點、難點,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興趣愛好;其次,教師要備好教學工具。例如,數學識數教學中,教師提前準備火柴棒,讓學生自己動手擺放,加深學生記憶力。又或者在學生觀察物體時,自己佩戴相應工具,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觸碰和觀察,然后闡述自己的想法,這種情況下,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效率。
四、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習主動性
教學方法是保證教學效果的主要措施,從傳統的數學教學來看,教師多使用粉筆、黑板、教材的形式,教學活動乏味、枯燥,學習難度大。為提高教學效率,必須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該方法通過將文字、圖片結合在一起,將抽象知識轉變為具體內容,能降低教學難度,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除使用多媒體教學外,還要將情景教學、合作式教學、游戲教學應用其中,增強教學效率,如在講解相遇問題時,教師先準備小汽車,讓兩名學生碰撞,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相遇問題,提高學習主動性。
五、聯系生活,提高教學有效性
第一,在課堂上創設聯系生活的情景。近年來,情景教學法是備受歡迎的教學模式,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和實際生活相關的情景,并讓學生扮演,能活躍課堂氛圍。如認識乘法教學中,先讓兩名學生演示生活中的買水果情景,指導他們在買賣中融入乘法概念,加深學生對乘法的認識,提高數學成績;第二,從實際生活中提煉數學問題。數學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的任何行為都滲透著數學。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如兩位數減法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分享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然后再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這樣不但能有效解決生活問題,還能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此外,還要幫助學生養成按時交作業的習慣。從教學實際上看,部分學生為完成作業,多存在抄作業的現象。基于此,教師需指導學生自行完成作業,并及時指出作業中的問題,實行交換作業互改制,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提升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身心發育不健全,課堂教學枯燥,學習期間極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影響教學結果。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轉變師生關系,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主動性;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保證課堂活動的有序進行,提高教學效率;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主動性;聯系生活實際,培養生活能力,開發邏輯思維,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開楊.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小學),2015,10(1):127.
[2]梁玲群.論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以具身認知為基礎的課堂設計為例[J].教育界,2017,20(13):66-67.
[3]拉毛吉.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商品與質量,2016,16(5):12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