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民鋒
摘 要:新課標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滲透德育教學。本文根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就如何滲透德育教學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提高學生德育水平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意義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
1.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小學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效地滲透能夠培養學生正確“三觀”的有關內容,但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卻經常出現教學內容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的問題,這樣就會讓學生陷入錯誤價值觀的引導當中,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的有關內容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就會讓學生在無形中接受教師傳播的正能量,從而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個人德育水平。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滲透德育教學的有關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個人道德素質。
2.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標更加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嚴重與這樣的課程要求相違背,教師的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逐漸提高自身的做題速度,但是在無形中就會阻礙其他能力的發展,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學的有關內容就能有效地改善這樣的問題,教師滲透德育教學能夠讓學生了解教師講述的知識之外的內容,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武裝自己,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1.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有關德育內容
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教材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積極挖掘有關的教程內容,從而實現學生在獲取知識的時候能夠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滲透德育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挖掘教程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例如教師在教學《圓》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向學生講述有關圓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到圓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后教師深度挖掘教程,并對學生說:“我們在了解圓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圓中的π,π=3.1415926……”學生若有所思,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一定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和你們說π,這是因為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祖沖之,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說到圓就不得不說他與圓之間的淵源,他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后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在當時的環境中可以算得上是一項十分偉大的舉措?!睂W生點了點頭,教師接著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教師講述的內容,并在聆聽之后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边@時教師向學生講述祖沖之發明圓周率的有關內容,“南北朝的時候,祖沖之為了計算圓周率,他在自己書房的地面畫了一個直徑1丈的大圓,從這個圓的內接正六邊形一直做到12288邊形,然后一個一個算出這些多邊形的周長。那時候的數學計算不是用現在的阿拉伯數字,而是用竹片作的籌碼計算。他夜以繼日、成年累月,終于算出了圓的內接正24576邊形的周長等于3丈1尺4寸1分5厘9毫2絲6忽,還有余。因而得出圓周率π的值就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準確到小數點后7位,創造了當時世界上的最高水平?!边@時學生紛紛發出自己的感慨,有的學生說:“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向祖沖之學習?!边€有的學生說:“在聆聽故事之后提高了自身對古代人民的崇敬之感。”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德育水平。
2.聯系實際生活滲透德育內容
數學是一門源于生活的課程,也就是數學中的有關理論能夠在生活中得到印證。同樣,教師教學的知識能夠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滲透德育內容的時候應該積極聯系實際生活,從而能夠做到一箭雙雕。例如教師在教學《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我們每年植樹節的時候都會去種樹對不對,那同學們想一下我們在植樹的時候應該怎么確定能夠在一定的距離內種多少樹呢?”學生積極進行討論,但是卻沒有得出有效結論,這時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幫助下面這些同學解決一下植樹問題,同學們在全長100 m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 m栽一棵(兩端都要栽),一共需要種多少樹呢?”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生一回答說:“應該是5棵。”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小樹從小樹苗到參天大樹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中,而且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面臨荒漠化的危險,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應該減少使用木質類東西,例如紙張和筷子?!边@樣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高了對保護能力的認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有關德育內容和聯系實際生活滲透德育內容的方式積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于月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4(1):58.
[2]王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性探討[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7(4):1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