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春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教學手段?;诖?,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索
一、前言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的持續進步,人們與數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在各個領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解決許多重大問題的決定性的思維與方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數學教育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數學不僅僅只是理論知識,將數學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通過數學生活化教學,讓小學生親身領悟到數學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尚未形成固定的思維,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其處于接觸數學知識的開始階段。從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來看,往往知識點較為理論、抽象,教師如果僅僅以圍繞課本知識進行理論教學的模式,由于課本知識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方法下收到的教學效果往往不佳。
現階段,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堅持以學生為本,在傳授小學生數學知識以及相關技能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對小學生數學思維、數學素養的鍛煉和培養,從而顯著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洞察力和敏銳性,激發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的教學中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情境教學方式,將生活中的實際典型案例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他們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例如,以小學數學內容“20以內加減法”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可以將其與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進行結合,創設生活化情境課堂,具體做法是在課堂上選擇部分學生分別作為飯店、水果店、商場的賣家,另一部分學生作為買家,在模擬購物中讓學生領悟到“20以內加減法”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也幫助學生重新梳理和鞏固了相關知識點,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當前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實施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最主要的教育目標。通過實施生活化教學,不僅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內容,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綜合生活能力的提高,培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獨立自主能力,教會他們如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去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難題。例如,由于學生的父母經常會使用人民幣購買商品,因此,當數學教師在講解《認識人民幣》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引導學生積極去仔細觀察,在家長使用人民幣的過程中對各種面值人民幣的特征進行熟記,并且能夠根據購買商品的價格進行討價、還價或者付款,從而完成對人民幣的使用價值的認識。又如,當教師在傳授《日期》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將日期知識與五一、六一以及十一等假期聯系起來,掌握年、月、日以及周之間相應的換算關系。其中,當講解到一個特殊的知識點——閏年與平年時,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每一年都會有一個特殊的月份——二月,平年的二月是28天,閏年的2月則是29天,從而幫助學生對于以年為周期的日期有更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日期記錄生活中發生的趣事,從而可以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時間意識。
(三)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以往傳統模式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建立新型教學課堂,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從而培養他們獨立自主、自主探索的綜合能力。采用創新型教學方法時,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獨立自主能力等的培養,使他們提高洞察力和觀察力,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現階段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進行教學。例如,當教師在傳授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畫畫,同時也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激發他們探索求知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可以巧妙地以教室中的物品作為教學道具,例如桌子、籃球、紅領巾等都是很好的典型道具,通過這些實物教學,可以在無形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到目前為止,我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還處于摸索階段,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并待改進的地方。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以及教師長期的努力,相信會建立適合我國數學教學實際的生活化教育體系。通過實施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同時由于師生共同經歷生活,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親密關系,從而有效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只有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手段,才能使數學教學回歸其教育的本質,讓數學成為一門有效、有用的學科,從而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在學習中生活。
參考文獻:
[1]徐愛蓮.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索與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234.
[2]羅金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探索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9):83.
[3]吳殿明.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好家長,2016(25):10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