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婷
摘 要: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以語文情境教學為理念對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誠實與信任》一課進行教學設計并進行分析,以情境為依托,適時挖掘語言文字的內涵,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感受—體驗—升華”,在濃厚的人文氣息中品讀課文、品悟哲理、品味生活,學生不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同時也獲得了思想的啟迪。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閱讀教學要回歸生活,尊重兒童經驗閱讀應該是探索和創造的過程。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是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選擇是從教學需要出發,教師依據教材和語文課程標準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
一、教材分析
《誠實與信任》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深刻揭示了誠實與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為重要的東西,從而給學生以深刻的啟迪。小學生在初讀課文時便能產生閱讀興趣,教師順勢便可以衍生出緊貼課文內容的生活情境,從而采用情境教學模式設計本課教案是正確的選擇。
那么站在教材的角度,什么是誠實呢?誠實就是既要表示歉意,還要勇于承擔責任?!笆俏乙蚰惚硎厩敢狻U埬惆奄徹泦螕膩?,好讓我把錢寄給你。”面對過失,面對錯誤,不僅僅是口頭與心里的歉意,更要用實際行動,彌補錯誤,糾正錯誤?!罢垺憋@示了“我”的誠心,“把錢寄給你”表明“我”敢作敢當。誠實就是對人心懷感激,寬容他人。原來誠實就是敞開心扉面對自己,面對他人,以感恩的心面對突發問題。
那么什么是信任呢?信任是相互的。我信任小紅車的主人,留下了姓名、電話,絲毫不擔心帶來的負面后果,這就是信任。因為“我”信任小紅車主人,小紅車主人也信任我,相信“我”是個好人,是個有著“比金錢更寶貴”的品質的人。因為我誠實,所以贏得了別人的信任,因為彼此信任,所以事情有了溫暖的結局。
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描寫手法也極為樸實,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特別是課文的第二段(對話部分),平淡中蘊含著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吸引讀者去品讀感悟,經受一次心靈的洗禮。
二、設計理念
本課以情境教學理論作為設計的主要指導思想。為更有效地創設教學情境,筆者在設計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誠實與信任》教案時,力求突出以下幾點:
1.語文情境教學倡導創設情境,營造出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氛圍,讓每個學生的全身心都投入到課堂當中,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將以具體可行情境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筆者試圖創設“半夜車禍事故現場”和“事后兩人電話聯系”這兩個主要情境,鼓勵學生作為文中人在身臨其境中自由地想象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感悟課文主旨,最終讓他們快樂主動地學習,課堂效率也隨之提高。
2.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針對學生表演能力強、愛模仿的特點,筆者設計了學生用自己的表演動作詮釋“環顧”一詞的意義。這一環節能有效趕走課堂的嚴謹感,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對教學內容更有興趣。
3.良好的師生互動能讓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本課的教學重點段落是車主與“我”之間的電話對話,需要學生通過閱讀感悟對話中流淌的人間真情,枯燥機械的齊讀方式容易抹殺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將用靈活的分角色朗讀形式,能使學生快速融入情境之中、角色之中,教師輔以優美即景的音樂作為閱讀背景,兩相配合,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樂讀中感悟誠實與信任的可貴品質。
參考文獻:
[1]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李吉林與青年教師的談話[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田本娜.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評述[J].小學語文教學,1997(12).
[3]黃萍.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J].新課程小學,2008(3).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