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而隨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發展,提高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成為現今教育人士研究的重點。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教學模式,通過營造互動的教學環境,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促進雙方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教學更多的是對小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教授,并在這基礎上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而小學生正處于三觀認知、思維模式初步建立的階段,且更喜歡玩鬧,因此傳統的理論講解、習題練習數學教學不僅打擊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不利于學生學習進步和思維拓展。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則讓小學生更深入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相互交流互動中促進情感交流、思維碰撞[1]。
一、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發揮小學生主體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貫徹落實教育改革政策,不斷深入自身專業化發展,轉變自身的傳統教學觀念、革新自身教學方式、引進先進教學模式,與時俱進,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和小學生發展規律,轉變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小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教師要充分研究互動式教學模式,掌握其核心思想,與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交流,清楚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習需求,獲得清晰的教學反饋信息,調整自身教學方式,針對性解決教學問題,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此外,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利用有趣的問題開展互動教學模式。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方程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雞兔同籠”的問題,利用多媒體播放現實版“雞兔同籠”,讓學生就“首”“腿”等問題與同學展開討論,探尋快速方便的求解方法[2]。
二、充分發揮教材作用,利用先進教學工具
新課改后蘇教版數學教材知識內容更全面并具有豐富的內涵,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比以往更優勢。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時,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包括多媒體、數學教學工具、數學教材等提高教學質量。從本質上來說,數學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幫助學生與教材交流的過程,在交流中幫助學生吸收理解數學知識,并通過對問題的解答促進學生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內化數學知識。因此在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充分發揮教材作用,讓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理解知識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后,要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通過交流互動、與學生的想法、思維進行摩擦、碰撞,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所學數學知識。例如:在小學低年級“認數”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用到分蛋糕、分蘋果等問題考查學生的數字敏感度。如一箱蘋果中有36個,而我們有18個人,那么每個人應該拿到幾個蘋果?讓學生自己數數,通過現實中蘋果讓學生自由分配,讓真實結果印證學生的想法。
三、發揮小組價值,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除了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之外,還要組織學生之間的互動活動,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所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保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然后讓各組學生就同一問題展開討論,并且制定有效的激勵制度,讓小學生更加投入到討論中。教師可以制作小組成績表,根據回答問題的數量、正確性等總結小組的學習情況,并進行點評,鼓勵小學生多互動,多交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首先要保證小學生已經初步理解、掌握所學數學知識,能夠很好地表達自身的想法,如此才能與同學、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因此教師在展開互動式模式教學之前,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讓小學生能夠完全參與進來,互動討論。為了促成這一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展之前讓小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預習,并總結出自身的想法,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后,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初步的思考,使其能夠初步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然后展開互動教學,引導學生將自己獲得的知識、想法與其他人交流、碰撞,提升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立剛.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J]. 知音勵志,2016,14(23):149.
[2]張禹.淺談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7,12(2):234.
作者簡介:邵秋潔,女,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海虞鎮,出生年月:19830828,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虞山鎮昭文路新區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