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冰
摘 要:受傳統教學經驗和對課程改革的粗淺理解的影響,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誤區。要避免誤區出現,就要求英語教師研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從課堂語言的靈活使用和英語作業的巧妙安排落實開始,從培養學生的興趣著手,使小學英語教學能夠有趣、踏實、有效地開展。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授內容;課堂用語;英語作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英語教學逐漸進入了課標要求的軌道上。但是,由于城市農村、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中西部等區域性的差異,以及部分英語教師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的把握不夠準確全面,也有老師對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及實質的理解、認識不一等因素的影響,使很多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感到很難準確把握,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經常會有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多做游戲就能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學習首先要有興趣,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是小學英語課標中重要的目標之一,為了與傳統單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方式區別,老師們想方設法讓課堂熱鬧起來,甚至,英語課堂熱鬧不熱鬧,氣氛是否熱烈,成了評價一節英語課好壞的重要標志。為了熱鬧的課堂教學,教師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組織游戲,忽視了英語課堂的本質。實踐證明,孩子們只沉迷于游戲本身,就學習內容而言是不深刻的,轟轟烈烈的英語課上完后,學生依然對英語不感興趣,聽說讀寫水平依然停滯不前。
對策:教學中應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切實有效的游戲方式,游戲次數和時間要有度,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開展。開始做游戲時,學生感到新鮮,興趣極高,但游戲做多了,學生也會產生疲倦感,由于做游戲產生的興趣是低級的。在課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實物、圖片,采取聽、說、讀、寫、唱歌、活動等各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興趣的方式不僅僅依賴熱鬧的課堂,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成就感才是英語學習興趣的靈魂,這種成就感必須依賴于教師完整的教學體系、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嚴謹扎實的治學態度以及踏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誤區二:教授內容越細越好
部分教師自己以為相當認真,把書上的所有知識點都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精心備課,甚至不放過一個句子的構成,有時一節課給學生講的內容過多,不考慮學生能否接受。這樣的講課方法下,學生對英語學習會慢慢失去興趣,語言知識點混亂,無法形成清晰的語言概念,對英語學習逐漸喪失信心。
對策:要避免以上情況的出現,首先,要求教師心中要正確理解《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體系,按這一標準要求學生六年級畢業時,英語水平要達到二級,在這一目標的分解描述中有明確的要求,比如在語言知識方面的要求是:“了解和掌握簡單的語音語法知識,學會六七百個單詞和五十個左右的習慣用語,并能初步運用四百個左右的單詞表達二級規定的相應話題。”哪個階段學生需要掌握哪些重點,該滲透哪些語法知識,教師應該心中有數,主次明確,重點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次,教師要遵循基本的教學規律,教學內容要由簡單到難,由點到面,層層遞進。在教學中主要以有效的競賽活動,唱一唱,畫一畫,讀一讀的教學形式為主。比如低年級教學內容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看圖識詞能力,如果學生看到圖片能知道單詞就達到要求了。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能做簡單的分角色表演,能在PPT或者圖片的指引下弄懂簡單的故事情節。過低或過高的要求都不利于學生的正常發展。在高年級,對于學生的知識就有了較高的要求,不是僅僅停留在三四年級那樣的初級階段了。這一階段就要求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英語文化、英語語法和基本構詞法,能看見圖片說或者寫一個有情節的故事等。高年級教學內容除了讓學生學會基本的單詞外,還要讓學生掌握有關語音、語法規則,而且能拼讀單詞,同時進行一些閱讀和寫作的訓練。按照這樣的要求與計劃組織小學英語教學,老師會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組織每個階段學生應該掌握的總體目標,還有每節課的小目標,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一定會很好。例如,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學習26個字母是基礎,掌握詞的發音是關鍵,如果低段時要求學生背單詞,那將不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影響教學效果。小學英語的高段教學,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是有必要的,如果只注重單詞教學,完全忽略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將會停滯不前。
誤區三:課堂教學一定要全英文
我們提倡教師用英語授課,以利于學生語言的拓展。但有的教師只注重展示自己的語言特長,忽視小學生的接受程度,忽視英語語言區域性差異,忽視家庭環境的影響,認為有學生能聽懂,自己的教學方法就沒錯,殊不知能聽懂的只有少數,大多數學生無所適從,也無所事事,這樣做的結果將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加困難,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對策:英語課堂中英語語言使用多少,如何使用,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一堂好課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心理感受的,教師的語言水平再高,教學環節設計得再好,如果學生聽不明白,學習活動不能與學生的學習愿望很好結合,就不能為學生搭建良好的思維空間,教學活動注定是失敗的。我們提倡跳一跳摘到蘋果的做法。
誤區四:只有書面作業才值得關注
受慣性思維的影響,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會像語文、數學教師一樣,更多關注書面作業,忽視口頭作業。
對策:英語學科因其特殊性,它的作業布置也應不同。由于語言環境的限制,聽、說、讀、背這些口頭作業也是重要的作業形式,應與書面作業并重。由于口頭作業難以檢查,更應關注學生是否落實到位,因為英語作業完成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檢查口頭作業,可以使用讀背表格,由小組長、課代表和教師共同逐級檢查落實;還可以開展誦讀比賽、演講、表演等方式檢查。
總之,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既要有趣,更要有效,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快樂的,又是踏實的。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