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勵性語言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行之有效的激勵性語言能夠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激發想象,培養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勵性語言使用方便,效果明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運用激勵性語言來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實現語文高效課堂。
關鍵詞:激勵性語言;作用;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與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評價方法也應隨著發生相應的變化。而激勵性語言是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并獲得成功的體驗。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是新課改倡導的發展性評價的重要內容。運用語言性激勵評價較為方便,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激勵性語言在課堂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課堂上,老師不能只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好”與“不好”的判斷,而是要巧妙地運用各種評價方式,特別是要靈活地運用激勵的方法,使學生健康地全面發展。而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多激勵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想象,培養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善于使用激勵性語言,不斷地為學生“充氣”,為實現有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激勵性語言有哪些作用呢?
一、 激勵性語言能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傳統的課堂,教師是長者,手持戒尺,高高在上,課堂氣氛緊張。學生對教師充滿了敬畏心理,學習態度被動,學習興趣缺乏,師生關系不和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孩子,表揚比批評更有效。特別是小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并在教師有效激勵后,師生關系變得融洽。對于優秀的孩子,我這樣激勵,如:“你提的問題很獨特,你真是個小小思想家!”“你跟老師想到一塊兒了,真是老師的知己呀!”“你寫得真好!真是個優秀的小作家!”孩子們在學習中得到肯定,他們的思維更活躍,思維中閃爍著創造的火花,孩子們渴望求知的神情溢于臉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得到認可,心情愉悅,感受到老師的親切與和藹,因此也更敬佩教師,喜歡與老師親近,喜歡跟老師說心里話,喜歡與老師交朋友。對于學困生,教師的表揚、鼓勵更會帶給給孩子成功的希望,學習的信心,如:“請你再認真思考一下,就一定能回答正確了哦!”“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努力學習的!加油!”教師激勵了學生,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增強了學生的自信,營造了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種自由寬松的空間里可與老師、同學進行心靈的溝通,思維的碰撞,師生間的關系才會民主、平等、和諧。學生才會認真學習,課堂才會有效率可言。
二、 激勵性語言能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語言,作為師生交流的工具,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一些聽似平常的親切話語,卻往往是課堂的生命,是孩子們的陽光、雨露,會極大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欲望和主動參與的動力,能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比如,有一天上語文課,孩子們讀書聲音小,沒激情。我見勢說:“今天的天氣特別的好,孩子們的精神也特別的棒,老師也特別有興致,我有個愿望,非常想聽到孩子們響亮的,流利的,有感情的讀書聲,因為老師覺得瑯瑯的讀書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不知道孩子們是否愿意幫助老師實現這個愿望?”相信教師這樣的表述之后,聽到的必定是最令人滿意、最富有激情的朗讀聲。連平時最不愿讀書的孩子也都能開口朗讀了,而且聲音竟然是最響亮的,也是最投入的。課堂提問的時候,如果一個同學起來回答問題突然語塞了,我就不失時機地說:“今天李彬同學很勇敢,聲音也比以前洪亮了,真為你感到高興!老師相信你再認真想想一定會回答得更好的?!边@樣的評價之后,不僅這個孩子自信心更強了,在課堂上的表現更積極了,對語文課堂也更感興趣了,同時以點帶面,激發了全班孩子對語文課堂的興趣。類似這種激勵,起點低,評價勤,目標小,反饋快,學生最喜歡,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撥動孩子的心弦,激發孩子的興趣。又如,在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后,我讓孩子們學習本文的寫法,抓住植物的形狀特點來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剛開始時,我沒有及時語言激勵,大部分孩子態度冷淡,不想動筆,有的耷拉著腦袋,有的伏在桌面上,有的口中念念有詞。見此情景,我急忙使用激勵這把“武器”?!昂⒆觽儯堅僮x課文,并回憶自己平時喜歡哪種植物,他們有哪些特點?小組可以互相討論,我相信聰明的孩子們一定會寫出讓大家賞心悅目的好文章的!”接下來,同學們在我的再次激勵下,在同伴之間的幫助下,孩子們充滿激情,動起筆來??梢?,語言激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 激勵性語言能激發想象,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單方進行知識的講授、灌輸,甚至給學生指定閱讀和學習的內容。學生只能規規矩矩,被動地接受知識,無從想象,禁錮思維。而現在的新式教學,體現的是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參與整個學習活動,激發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感知,去體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如,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時,當講到薔薇花得到薩沙的保護時,我激勵孩子們想象“當薔薇花受到了薩沙的保護,它有哪些心里話要說?”引導孩子們進入角色,進行想象說話,增強情感體驗。孩子們紛紛舉手說出薔薇花受保護后的心情。激發孩子們自覺承擔起保護弱小的責任,并以此為樂。教師也可以激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練習寫話,拓展延伸。如學習《普羅米修斯盜火》一課后,我再讓孩子們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激勵他們用心感悟,發揮想象,想象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說一說,再寫下來。此外,一些課文學完后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創設情境,鼓勵孩子們演一演,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實踐證明,激勵性語言能激發想象,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 激勵性語言能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惫膭钍墙逃姆▽殻菍氋F的潤滑劑,我在課堂上總是從始至終地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如:在學習《云雀的心愿》這篇課文時,上課伊始,我就讓孩子們跟我一起板書課題,并鼓勵他們讀課題后提出心中的疑問,孩子們紛紛舉手,提出“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云雀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愿?”等問題,然后激勵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好好讀課文,相信一定會尋找到答案自己解決問題的。當孩子們解決問題后再加以鼓勵——“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想,會說,進步真大。”“孩子們渴求知識,認真讀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深深地感動了老師。”這種評價簡便、有效,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激勵能讓學生的思維火花得到碰撞,并使火花蔓延,照亮整個班級,讓整個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可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激勵性語言所帶來的教學效果是多么的明顯!
五、 激勵性語言能提高學生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關注度,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把學到的知識進一步內化、吸收,使之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提升能力。而且,教師的激勵,還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促進學生之間知識結構的互通,并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激勵性語言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激勵性的語言,它營造了和諧的氛圍,改善了師生關系,激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激發了想象,培養了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帶來了語文課堂的新變化。學生從原來的不會說、不敢說,不想說,到現在的會說、敢說、想說;從原來的被動學習,到現在的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查資料、閱讀、討論等途徑,自己解決問題,無不體現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激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為此,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多使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以求實現高效課堂。但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沒有真正得到普遍的使用,傳統評價方法仍在大范圍使用,一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與評價方法還存在較大的誤區,如何讓教師善于運用激勵性語言來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小學語文課改深化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2]周弘.孩子別怕[M].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周錦花,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