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改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現已很難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教育要求,亟待進行改革。尋求更加適應新課改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成為廣大小學數學老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必須積極有效地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以便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教育行業發展的需求。為此,許多小學教育工作者都紛紛追求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旨在追求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從根本上保證小學數學的各項教學工作都能夠順利完成。多元化教學模式下,老師應該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完成課堂的數學教學,從而通過教學實踐尋求合適的途徑來提升教學效果。
一、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深入改革,以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作為開展教學的重要基礎
較之前的教學思想相比較,《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把提高學生主動學習作為了開展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和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體現在實際教學當中,就是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讓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體驗學習的樂趣,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對于小學生來說,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顯得重要,因為小學生自覺性比較差,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所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小學教學工作者應該努力做到的。
二、營造快樂、積極互動的教學氛圍,將教室變為學習“樂園”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氛圍都比較沉悶,需要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這樣的課堂氣氛表面看上去好像學生都在認真聽老師所講的內容,但是老師是否想過這樣墨守成規的課堂真適合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學生嗎?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真的有利于小學生對數學的把握和吸收嗎?這值得所有的小學數學工作者思考,小學生天真好動,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他們營造快樂、積極互動的教學氛圍,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獲取數學知識的活動中,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里不知不覺地吸收數學知識。如現在有很多數字和數學有關的玩具或道具,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適當將其帶入數學課堂,從而在有趣的、學生感興趣的環境下,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點,這樣會更加適合小學生的天性。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使教學形式從單一化轉向多元化
作為小學生來講,其心智發展水平大致上是處在相同的水平,之所以會在學習效果上產生差別,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學習等方面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引導。而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將學生分成幾類,造成了一些學生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小學的數學老師要認真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發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小學時期的學習心理其實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很大影響,所以,本著從培養孩子良好的吸取知識的心理出發,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認真落實“因材施教”原則,認真做好適合每一位小學生的指導工作,真正實現多元化教學。
四、創造合作機會,注重學生與人合作能力的培養
現代社會需要人才,但更需要的是能與人合作、具有團隊協作能力的人才。所以,新課標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合作機會,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注重對他們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如可以把學生分成各種各樣的小組,進行討論、辯論、陳述,完成教師所設計的數學趣味題等。與人合作不是不要學生獨立思考,相反,沒有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完成好他所承擔的任務。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合作機會,這是所有教師應該認真貫徹的事情。
五、開展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數學是注重應用的一門學科,所有的數學知識都是為日常生活服務的,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相結合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用處,從實際生活運用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師要做好備課的工作,把時下最實際的生活事例,或者是當地最實際的生活事例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提煉教材,整理教材,對教材進行重組,將最抽象的數學原理通過實際生活實例具體化,真正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六、采用科學的評價手段
科學的考評制度和標準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傳統的考評制度過于重視考試的結果,把學生和老師都逼上了應試教育的絕境,這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學生,這是傳統應試教學的失敗。小學生對知識的把握和吸收情況,其實都還處于基礎、善變的時期,怎樣制定科學的教學考評制度,對于學生整個的學習生涯來說,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該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努力探索和制訂出一個科學的而又不影響學生學習信心的考評制度,促進學生的學習,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的新穎性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是小學生形成數學求知欲的重要條件。為了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必須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馬小燕.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的宏觀走向[J].科技創新導報,2016(4).
[2]胡長青.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新聞世界,2016(3).
[3]陳瑞德.從現代教學理論審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5(S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