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學目標,將情境教學法有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語言創設情境、多媒體創設情境、角色扮演創設情境的方式,構建趣味性的歷史課堂,實現好的初中歷史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情境;意義;對策
近年來,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應當不斷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開展,充分貫徹落實人文教育理念,有效地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理應結合時代教育理念,不斷改革創新傳統的歷史教學課堂,實現好的歷史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教師通過創設有意義的教學情境,在課堂導入、課堂教學等環節,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廣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經驗,分析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一、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對現代教師的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指導之下,教師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應當“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基礎,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會學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可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當改變傳統單一的知識傳授式教學模式,將知識的傳授與能力培養、態度培養以及情感價值觀培養有機整合起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很多人而言,這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促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學卻難以做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教師通過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讓歷史走近學生,讓學生在感受歷史、體驗歷史的過程中,對歷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
(二) 有利于學生對歷史學習方法的掌握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過程與方法”的教育目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強化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方法的掌握。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對方法的掌握,遠比對知識的獲取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應當改變傳統死記硬背的歷史學習模式,通過情境教學法的運用,讓學生在全面、積極主動參與到歷史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賦予歷史課堂以新的活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夯實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
(三) 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歷史是一門人文類的學科,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有助于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幫助教師突破“唯智主義”思想的束縛,改變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現狀,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為目的,充分踐行“育人以情、育人以德”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改變“育人以智”的單一化教學模式,為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二、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在初中歷史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本著科學性、直觀性、趣味性、啟發性、價值性等原則,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達到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效率的目的。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具有如下有效的對策:
(一) 通過語言創設教學情境
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語言的魅力無處不在。而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最直觀的、簡單的教學情境創設,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讓語言所產生的美感,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較強的啟發和引導作用,達到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關于用優美的教學語言創設教學情境,很多人會認為過于簡單和直觀,與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相宜。其實不然,語言知識博大精深,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不僅可以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思維,產生“移情現象”,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鴉片戰爭”的知識時,就可以通過關于鴉片戰爭的民謠,讓學生深刻感知鴉片對社會所產生的危害;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語言,通過層層追問的形式,為學生營造很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思考,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二) 通過現代教育手段創設教學情境
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發展,為教師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有更加直觀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將歷史文字資料、視頻影像資料等有機地運用到教學中,創設相宜的教學情境,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可以通過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在初中歷史教學導入環節、課堂教學環節,利用歷史影像視頻資源的播放,創設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歷史教學的內容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
(三) 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教學情境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角色扮演的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參與性,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角色感和使命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這種角色扮演的情境創設模式,有利于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豐富多樣,實現好的歷史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對于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夯實學生歷史學習基礎,提升學生歷史學習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當緊密結合語言情境法、多媒體情境法、角色扮演情境法的運用,創設有趣的歷史教學情境,全面提升學生的初中歷史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陶麗紅.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創設之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0).
[2]伍功成.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9).
作者簡介:
黃林,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沙土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