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在我國的教育里為一類極其重要的課程,可以很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理論實踐能力。而高中政治教學里時事政治的運用很重要,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本文系統闡述了高校政治教學時事政治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應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里面,顯然日常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治教育是高中政治指導的幾個重大構成部分。高中政治教育內容里時事政治是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也是作為高中政治思想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的拓展。目前在國內高中政治教育里很多老師和學生忽略了時事政治,也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制約和影響。
一、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意義
時事政治本身就包括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般是體現出社會的熱點問題。時事政治問題可以通過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社會發生的情況。通過拓展學生們學習視野,提升了教材內容的豐富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以通過時事政治向學生傳播知識,給學生思想指導。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學習最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另外來說學生也可以在認知世界中得到適當的教育。所以老師應該教導學生要把自身學習的政治教育知識和外面發生的事情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結合以充分展現學生的能力。而時事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剛好可以把當前的政治教學結合實際發生的事情,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建立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 高中政治教學時事政治的運用
(一) 深度拓展教材內容。過去,高中政治學教材更加重視政治理論內容的完整和系統性。教材完成后,往往不會有任何變化,所以教材的內容往往落后。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實例討論,擴展高中政治教科書的內容,通過利用教材的理論知識來閱讀當前的政治事件,一方面使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實際相聯系體現了政治課程材料內容的實用性。
(二) 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如果教師不能改變教學觀念,還是利用傳統教學模式,一般不可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檢驗學生對內容概念的記憶和理解,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實踐理論。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促進學生學習知識內容的基礎知識,還要利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政治事件的另一點作為學生理論的基礎,分析目前的政治事件,教導學生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轉變教師角色
在以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老師是教學的核心,學生學習知識只是單純聽老師的,教學模式運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應試教育,老師講的是很不錯,但學生聽著無聊,引起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這種教學方式必會拉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差距。《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教科書發揮指導教學活動功能,要提供各種活動,教導學生積極收集信息。這種新興的教學理論出現了以探究為基礎的教學,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并將時事政治引入教學過程中,可以避免老師只是說教的問題,教學課堂回到學生自身,解放老師,引申為教導歸納總結,學生和老師在政治教學里可以一起取得進步,并且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
三、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存在的問題
(一) 缺少實效性。一些老師在傳授現在社會上的時事政治事件時,使用一些實際實例來引出高中政治教學內容,或把課后的教學內容補足,使用這樣的方式,時事政治內容會缺少獨立性,只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過渡內容。
(二) 缺少針對性。一些高中政治教育在引進時事政治時,只是為了課堂形式變得嶄新,不對具體的時事政治內容教導理論分析。雖然一些教師解釋政治材料的時事,但解釋不規范,評論不到位,既不能令人信服,學生也不能很好地對政治內容和教材的政治內容理解,形式上的教學設計荒廢了教學資源和時間。
(三) 缺少系統性。一些高中政治教師,不能把時事政治和教科書的內容有機統一起來,解釋事件缺少系統性。這部分老師教學隨意,課程準備不詳細,這樣時事政治就不能更好地運用于高中政治教學,只是做做樣子。
四、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運用的相關對策
(一) 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前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學生不可以有效發揮主動性。新課程改革的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對時事政治的討論和分析也是這樣。由于目前的時事政治能夠促進學生對社會現象探討的熱情,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政治知識。所以教師要全面教導學生積極地收集和組織現有時事政治信息,提升學生采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時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探索自主與合作,基于討論,辯論等措施,培養學生對某些熱點著力于觀察和分析的能力。老師要創設一個自由歡快的教學課堂氛圍,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會提升,同時對于學生錯誤極端的觀點要及時糾正,使學生自我反思,合作交流知識并透徹理解運用知識。
(二) 合理穿插時事政治。在實際教學里面,老師應該讓政治活動和教學內容一樣。第一教師對當前內容的簡要介紹,然后基于有關知識點進行引用闡述,并進行深度的分析,最后在整個課程5分鐘前總結。具體時事政治事務在課堂上的運用的時間沒有統一,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時間。比如在教授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課程時,在課程結束之前可以將中國文化的發展狀況與本課程的相應熱點內容結合起來,使政治課堂豐富有趣。
(三) 豐富教學資源。教師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學里面必須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師要基于高中政治材料實現“懂、透、化”的層次,才能基于很多渠道擴展自身的教學知識,提高教學層次水平。老師要能專注于生活問題的一些熱點,以豐富課堂教學的教材內容。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多看某些新聞網站,對于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收集整理,形成自身時事政治信息庫,也要及時更新自身的信息庫。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現行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要注意解決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問題,更要使政治理論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注重學生發展應對高考的能力,也可以促成學生討論解決政治實際等問題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姜艷艷.關于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6).
[2]謝蓉華.時事政治如何運用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J].時代教育,2014(02).
[3]黃模.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意義及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
[4]劉永根.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01).
[5]郝英杰.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20).
作者簡介:
丘麗平,中學二級,廣東省韶關市,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