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準就業服務是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水平、做好新形勢下學校畢業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筆者連續兩年對所在高職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狀況進行跟蹤調查,分析就業數據,探索做好精準就業服務工作相應的實踐。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設計專業 精準就業服務 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類專業學生精準就業研究”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17-01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各高職院校紛紛開展畢業生精準就業服務,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筆者連續兩年對所在高職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狀況進行跟蹤調查,分析就業數據,探索做好精準就業服務工作相應的實踐。
一、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基本情況
我校是一所省一流高職院校、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在校生21000多人,設計類專業共有18個專業和方向,在校學生約5000人, 2016屆共有畢業生1808人,2017屆共有畢業生1776人,近兩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
1.學生畢業后半年去向統計
2.各專業就業數據統計
(注:結業生、暫緩就業不列入統計范圍)
3.數據對比
對比兩年數據,就業率有所提升,平均薪酬有所提高,結業生相對減少,考上專插本的學生增多,專業對口率有所降低。這與我校開展一系列精準就業服務工作探索是分不開的。
二、高職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精準就業服務實踐探索
1.建立精準就業服務機制
一是落實責任到人,學院與各專業教研室主任簽訂了就業工作責任書,層層分解目標任務,確保就業工作平穩開展;二是強化就業統計管理,切實落實就業核查制度,實時監測審核畢業生就業數據,確保就業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三是完善就業工作績效考核獎勵辦法及就業工作考核指標體系,表彰在就業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四是做好就業工作信息化建設,在學院微信公眾號推出畢業生專刊,及時發布就業工作信息,收集學生意見。
2.加強就業課程體系建設
經過多年的探索,學校形成了“以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就業指導為主線,以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為補充”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立了一支校內校外結合、專職兼職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
3.積極拓寬多種就業渠道
學院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全員參與到就業推薦工作中來,通過走訪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人才市場、包括校友企業在內的用人企業,收集單位用人信息,利用網絡發布畢業生信息等,鞏固和擴大客戶資源,穩定就業市場。每年5月份舉辦設計類專場招聘會,邀請近百家企業參加,使得學生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多個就業機會,招聘會后組織對企業進行回訪,總結經驗,提高就業質量。
4.助力學生實現學歷提升
學院每年組織“學歷提升交流會”,邀請往屆成功考上本科院校的校友回校交流,分享專插本考試的成功經驗,幫助學生了解專插本的報名程序、準備工作等信息。活動中,還會給學生介紹學歷提升的其他途徑,例如自考專升本、大專畢業兩年后考研、出國訪學等。
5.重點幫扶就業困難學生
推進學業預警制度,對有多門課程重修學生進行“一對一”面談,幫助他們申請重修,爭取順利畢業。準確掌握就業困難學生的各項情況,對就業困難學生實現就業后要進行跟蹤服務,直到穩定就業。
6.重視個性職業指導服務
學院選取部分專業學生作為試點,從大一開始跟蹤他們的成長過程,依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幫助其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從關注就業率向關注就業質量轉變,在穩定就業率的基礎上,提升就業質量,實現“精準就業”。
三、結語
精準就業服務工作是提升學生就業質量、新形勢下學校畢業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對精準就業服務工作做了簡單的實踐探索,更多的精準就業服務內容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趙倩,羅海濱.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與對策分析[J].人力資源開發.2016(12)
作者簡介:
陳煜龍(1979-),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