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擁虹
摘 要:初中歷史的教學任務就是將真實的歷史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過去,使學生學會辯證地認識歷史。歷史是過去的事情,對于學生來說,學起來顯得空洞和乏味。情景教學法即是將較乏味的歷史知識置于豐富的情景設計之中,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景教學法;作用
一、情景教學法的具體含義
情景教學法是指根據課本內容,鑲嵌與之相關的色彩鮮明的圖片,配上豐富的語言,借助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從而將課本內容生動地展現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如同置身于歷史事件發生的時代,從而在此情境中進行教學。情景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的多重感官被調動起來,自然而然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度得到充分的延展。身處此過程,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之中,不會感覺枯燥,課堂氣氛就變得更為活潑。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歷史,何樂而不為呢?
二、情景教學法的教學作用
1.通過情景感染,激發學習動力
針對某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課題,可以通過網絡尋找相關的視頻和音樂,課堂上通過這些視頻和音樂的播放,將歷史課本中的故事、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某些歷史事件出現的時代背景的了解,感知整個事件的過程,辯證地認識歷史事件和評價歷史人物,懂得事件發生的歷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從而全面了解歷史的真相,分析社會發展的規律。喚起學生豐富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備七年級的《輝煌的隋唐文化》一課時,本人從三個方面收集相關資料。一是課本上的圖片和語段。二是網絡中相應PPT中的材料。三是反映隋唐背景的某些影視資料。最后對這些資料進行整合,制作理想的多媒體課件。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欣賞了精彩的音像資料,深深被此情此景所感染,所吸引,深入其境,想象感受唐朝那無與倫比的繁華。此時此景,本人及時抓住時機進行歷史教學。這樣,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習效率提高了。
2.通過精彩表演,加深知識理解
對知識的理解,對歷史的掌握,不是通過幾段文字的閱讀、幾句意義的背誦、幾條教師的解釋就能達到的。本人在教學中,嘗試開展活動教學,起到了意外的效果,收獲頗豐?;顒又?,根據歷史故事,要求學生自編文稿,課前預演,并自行修改完善。課堂中,學生熟練表演。通過對歷史人物及故事的演繹,學生揣摩歷史人物的語氣、神態、感情,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悟歷史人物和故事帶給現代人的啟示,從而實現歷史課堂的高效教學。在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課時,本人組織八個學生分別扮演侵略中國的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俄國、日本、奧匈八個國家的侵略者,一個學生扮演那時的中國人。從中外矛盾的產生、升級,到沖突,凸顯那個時代中國無力的反駁和八個國家盛氣的欺凌。學生從活動中體驗到被歧視的苦痛和無奈,再一次激發了學生一定要振興中華的愛國責任感。教學的實踐證明,開展活動教學,確實能起到激發初中學生的好奇心的作用。學生能更加了解歷史,更能讀懂
歷史。
3.通過講述情景,活躍課堂氣氛
人類的語言具有相當的魔力。一句話,加上幾個字,減少幾個字,意思就不一樣。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所理解的意思也不盡相同。同樣一句話,語氣不同,陳述的節奏不同,其內涵也有區別。作為教師,語言功力一定要深厚。具有磁性的言語,一定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自身的魅力,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作為歷史教師,尤其要提升言語素養。歷史本身就比較枯燥,假如用沒有任何起伏的語調去講述歷史,加之故事也不是那么曲折離奇,那么,學生只會更加昏昏欲睡。因此,課堂中,教師可根據需要靈活運用語言。悲痛的,深沉一點;快樂的,輕快一點;自豪的,鏗鏘一點;憤怒的,犀利一點。生動的語言教學,能激起學生對歷史的共鳴,使其更好地把握歷史事件,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活躍課堂氣氛。學習“鴉片戰爭”一節時,本人根據故事情節調整敘述這段歷史的語調,在講到國家的紙醉金迷時懷以悲痛,在講到外國侵略時懷以憤怒,用警醒的語氣告訴學生面對阻攔要勇敢地前進,要有不忘歷史、奮勇前進的拼搏之心。情景交融,以情融情。當時,學生神情專注,真正體會到了教師要傳達的內涵。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作用”這一理念一定要確定下來。歷史教學中,切實利用好情景教學法這一高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文本,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以順利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于建濤.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學周刊,2016(7):69.
[2]龍海英.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9):83.
?誗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