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紅
摘 要:主動學習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學習進步的最大動力,也是課程改革的本質要求。以初中政治教學為例,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以及讓學生體會成功等角度,對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主動學習;政治教學;興趣;師生關系;體會成功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已經成為初中政治課堂實現高效教學的有效途徑。然而在平時課堂中還有很多任課教師采用“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方式,簡單地說教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動接受,疲于應對,缺乏學習興趣,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政治課教學的教學目標相違背。針對此現狀,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對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問題交流了自己的做法。
一、興趣是打開學生主動學習這扇門的金鑰匙
興趣是學生熱愛學習的動力和源泉,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所以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這一教學理念體現于整節課的教學活
動中。
1.精彩的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实膶霑龑W生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歌曲導入法、小品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漫畫導入法等。如《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一課,可以采用歌曲導入法。上課的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健康歌》,教師鼓勵學生跟隨音樂一起歡快地做運動,這樣課堂氣氛瞬間就會活躍起來,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會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融融的意境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的不同環節,教師還要充分發掘教材內容搜集多種素材,努力創設融融的教學意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步入其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鼓勵學生即興表演,抑或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作品等。如《我愛我家》一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示與父母的生活照,講述與父母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通過這一教學情境學生會深刻感受到父愛母愛的偉大,老師所要“曉”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學科遷移使課堂教學豐富生動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科間知識的遷移,把語文、歷史等學科的知識引入教學中來,使課堂更生動,知識性更強。如講述孝敬父母時,可以引入孟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名句;講述愛國愛民時,可以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以及范仲淹憂國憂民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有效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學生的愛國情感會即刻被點燃。
二、創設新型師生關系,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親其師,信其道”,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必須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教師播撒的知識種子才會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1.平等對待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犯了一點小錯誤就刻薄地挖苦學生,要多換位思考,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教育學生。得到教師的認可是學生的心理需要,教師要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2.用愛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人的先天潛能是無比優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創造一種事宜的條件和環境,使之得以實現,這種條件與其說是物質的,不如說是感情?!边@句話啟示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資質,也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挖掘學生這一潛能關鍵是教師要用真摯的情感關愛呵護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樂觀向上的品質、活潑開朗的性格,充滿自信迎接
挑戰。
三、讓學生不斷體會成功,主動學習
1.多給學生創造交流展示的機會體會成功
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各個教學環節適時地設置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主動思考、積極發現,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中去。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新知,從而使他們體驗到發現的快樂,成功的愉悅。
2.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在競爭中體會成功
在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以引用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設置小組競答賽,評選優勝組;或者評選整節課發言最多的一位同學頒發獎狀等,諸如此類的方法都能讓學生體會成功,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主動學習的效果持久,這種積極的學習方式將持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潛力。期待廣大同仁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索實踐,把學生從被動低效的學習中解放出來,主動學習,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提高、學有創造,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裴小衛.如何激發學生對初中政治的興趣[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8).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