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新華
[摘 要]電商精準扶貧已成為農村扶貧脫貧的一種重要載體,江西省在該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在對江西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課題組基于電商環境基礎、農村產業發展、電商人才匱乏等方面分析江西電商精準扶貧的短板,并從完善農村電商環境、加速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農村電商人才等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促進電商精準扶貧在江西的發展。
[關鍵詞]江西;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4-0113-03
Abstract: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Jiangxi province has made an active attempt in this aspect. In the precision of the Jiangxi rural electricity supplier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electric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electricity business aspects such as analysis of Jiangxi province electricity precis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onsummates the rural electricity from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industry,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electricity businessmen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Jiangxi.
Keywords: Jiangxi;Rural Electricity;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Strategy Research
黨中央和國務院發布“十三五”發展綱要后,精準扶貧成為農村脫貧致富的一種重要理念。江西很多農村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導致很難脫離貧困現狀,電商成為江西扶貧的一種重要手段。課題組深入江西九江、贛州、上饒、萍鄉等地,對江西農村地區進行調查研究,以期為江西縣域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提供一定的政策參考。
一、電商精準扶貧在江西農村的現狀分析
精準扶貧是我國提出“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口號后,一項面向全國的、長期且徹底的扶貧計劃。不同于以往扶貧計劃,精準扶貧不論在規模、力度,還是針對性上,都是空前的,其確保做到一個都不漏、準確到每個人。電商精準扶貧是伴隨著電商發展而出現的新名詞,其指通過電商載體來幫助農村脫貧。隨著電商優勢不斷凸顯,國內很多縣市都在積極探索“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的發展路徑,農村電商已成為實現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載體。
江西省電商產業發展迅猛,在精準扶貧上進行了積極嘗試。2015年10月,全省召開電商推進會,提出將發展電商產業作為全省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新引擎。會議還強調突出農村電商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將發展農村電商、推動電商扶貧作為實現精準扶貧的新途徑。農村電商成為江西電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涌現出一批優秀品牌代表,如江西臍橙等項目成為電商平臺上一個典型。雖然農村電商在江西快速發展,但從客觀條件上而言,江西農村電商仍存在很多短板,無論是在硬件水平,還是軟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二、江西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的短板
(一)農村電商環境基礎薄弱
從地理因素而言,江西省屬于多山地區,很多貧困村落零散分布在大山中,難以實現網絡的有效覆蓋,發展電商首先需解決網絡問題。與中部農村相比,當前江西省還未實現網絡普及。由于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僻,一些農村地區的網絡難以聯通。即使是已通網絡地方,由于網絡維護成本高昂,導致了網絡費用相對較高。與此同時,交通不便利也直接致使物流成本高,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阻礙。江西很多地方有很多具備高效益的土特產與農產品,但這些產品不運輸出來也是無法產生經濟效益的。
如果說網絡是一個硬件問題,那么觀念則是一個軟件問題。雖然電商發展迅猛,農村電商也不屬于新興事物,但很多村民本身固有思維上很難接受這種扶貧方式。當村民意識跟不上,即使政府相關部門能提供較好硬件條件,主客體間會產生溝通障礙,甚至爆發出矛盾。很多村民對互聯網并沒有什么概念,對于他們而言,電商十分遙遠,不具備基本的電商運營技巧。一些地方成立電商產業園區,并投入很多資金,出臺相關優惠政策,但能積極響應的村民卻很少。
(二)農村產業發展落后
電商銷售不同于傳統農村小作坊經濟產業,無論從規模、產業鏈及功效方式,都與傳統作坊經濟存在較大差異,電商銷售的效率和效益又是傳統農村小作坊不能滿足的。當前農村還未實現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產效率低下,不能滿足農村電商發展的需求。農村產業落后直接制約著電商扶貧的發展,在發展農村電商過程中基本繞不開這一點。
改變當下農村小作坊經濟是發展農村電商中的一個重要命題。目前而言,由于長期的思維定勢,缺少有效的方式來迅速地改變當地人的生產及生活習慣。無法改變經濟模式下,無法吸收外來資本投資擴大規模。這就引發了惡性循環,倘若不能有效實現招商引資,僅靠當地政府的扶貧資金是不可能實現健康良性發展電商產業。倘若抓不住電商精準扶貧這一歷史機遇,則農村發展又錯失了一個較好機遇。
(三)農村電商人才匱乏
維持和經營電商平臺需要對口的專業人才,當前農村留不住人才。在某種程度上,人都是向往更多的收入、更好的工作環境及更高的升遷環境。農村年輕人基本上不是在外上學就是在外務工,除春節外基本上不會回到老家,村落里只有文化水平很低的老人及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的經濟等各方面因素,農村對人才吸引力不強,即使推行大學生村官等相關政策,也很難留住人才。
其實貧困地區每年也有很多年輕人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們本身具備成為優秀電商人才潛質的,但他們在大學畢業后,不太去考慮回鄉發展。為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嘗試通過資金補助、編制對口、免費培訓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來吸引人才回流,并同時努力幫助有志向于發展電商產業的當地人??墒俏瞬挪呗圆⒉黄鹦В贻p人在政策號召下愿意回鄉發展的依舊是少數,而留守人員文化水平太低。
三、江西農村電商精準扶貧對策
(一)完善農村電商環境
在硬件上,江西要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硬件支撐。發展電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環境搭建起來,這里環境是一個較綜合概念,要進行多元化的建設工作。網絡基礎要具備,當然并非所有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都要通上網絡,這樣成本相對較高,所以當地政府可以在規劃后,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構建專門的電商產業園,然后將大部分網絡資源免費或盡可能低廉地提供給電商從業者使用。在解決網絡后,需解決交通運輸。道路要暢通,當地物流產業也要及時跟上,這部分工作要依賴于政府的政策規劃和行政推動。如前期物流產業的投入巨大,那么為支持物流企業能夠運營下去,政府要給予一定程度的優待。
在軟件環境上,江西要加強農村電商的宣傳與推廣,讓廣大農民樹立利用電商發展經濟的理念。政府可出臺切實可行的政策,通過支持貧困戶開展電商創業,通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擺脫信息弱勢,進而實現脫貧致富。當前一個趨勢是農民工就業越來越趨向于本地化,很多農民工在城鎮地區呆上一段時間后,自身觀念也會得到改變。新時代的農村年輕人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能更好地接受新鮮事物,對農村電商的接納程度較高,應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主力軍。
(二)加速農村產業轉型升級
在電商硬件及軟件環境改善后,需改革農村小作坊產業結構,僅僅只靠政府力量遠遠不夠,需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需要各種社會資源,積極引入社會運作,同時出臺一定的優惠政策。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大舉投資進村入戶,開始布局“農村藍?!保e極引導。開展農村電商工程,從長遠角度來看是有意義的,一些企業可能由于短期看不到可觀盈利就不太愿意去推行相關改革,但地方政府一定要給企業以信心,要讓他們堅信農村電商利國利民。同時地方政府要意識到改革和升級是一件長遠計劃,其中遇到很多阻礙是客觀存在的。為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地方政府可聯合各地科研院所及高校,去研究和推動改革,同時政府還可跟高校簽訂相關協議,定期輸送人才到當地去參與到電商建設工作中去。
各地政府可嘗試引進電商企業來協同發展農村電商,若引進的企業得到較好發展,其需要雇傭更多人來完成生產和經營活動,而提供就業崗位就是消除貧困人口的一項有力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調動各地外出務工者回鄉就業創業積極性,解決當地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無人照看的困擾。在發展農村電商時,各地應把農村電商與本土特色產業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將電商產業與農村創業融合發展,可嘗試推廣“互聯網+訂單生產”模式,結合互聯網平臺進行農業訂單式生產,把農村電商與品牌建設相結合,讓更多江西農村產品通過電商平臺走出江西,提高村民收入以實現精準扶貧目標。除此以外,在發展農村電商的過程中,還可拓展相關產業發展,如鄉村旅游、農家樂旅游體驗服務業等。
(三)積極引進與培育農村電商人才
充分利用高校資源,積極引進電商產業人才,參與到農村電商發展中。如南昌大學、江西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師生組織了扶貧工作團隊參與到扶貧活動中去,并利用自己專業特長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究,其不僅有助于提升農村電商發展,也有助于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一些院校還利用暑期實踐,來開展相關活動,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相關技術支持。電商人才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培育周期,往往需要幾年理論和實踐才能培養一個合格的專業人才。各地應加大與所在區域院校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培養電商從業者與創業者,為園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資源,政府牽頭與高校建立人才實習實踐戰略合作,引入人才服務機構為農村電商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開展相關培訓,普及農村電商。作為重要的勞務輸出地,江西是人口流出大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江西省外出人口逐年增多。人力資源始終是最寶貴資源,環境能一步建設,產業也可有條不紊地升級,但人才卻是農村電商發展中的最重要因素。地方政府要積極開展電商管理人才培訓,讓村民對電商有一個比較深入的認識。與此同時,在培訓過程中,要加強培訓的針對性,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設定不同的培訓內容,當前培訓對象通常有返鄉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等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群體,也有農民工、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文化程度相對不高的群體,還有村官等政府部門有關人員,種植、養殖、加工、運輸、銷售大戶,農村能人、經紀人等也是培訓的重點群眾,他們在文化水平、接受知識的能力、轉化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使培訓難度較大,效果也會有差異,因而應加強分層培訓,不斷提升培訓成效。
四、結語
據課題組2017年10月對江西上饒等地的相關調查顯示:江西農村戶籍人口手機上網比例已達80.6%,農村居民積極嘗試網購,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在農村日益普及,這為農村電商普及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農村精準扶貧的發展也讓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前景,在農村開展電商精準扶貧是一項切之可行的計劃,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困境。地方政府要正視農村電商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并設法去解決相關問題,電商精準扶貧就可帶領貧困人口走出窘迫的生存現狀,為江西省全面構建小康型社會提供更多支持保障。
[參考文獻]
[1]徐暢,徐秀英.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的路徑探索[J].中國集體經濟,2017(33):1-3.
[2]金航飛.O2O在農產品銷售中的應用及促進策略研究[J].農業經濟,2017(11):128-130.
[3]梁嬋卓.“互聯網+”時代下創建電商精準扶貧新模式——以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雙聯”工作點為例[J]. 物流科技,2017(10):126-128.
[4]汪向東.關于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的幾個觀點[J].農業工程技術,2016(33):59-61.
[5]龐康萍,馮淑璇. 電商精準扶貧的現狀分析和對策解析——基于井岡山市的實地考察[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1):23-26.
[6]金航飛.互聯網環境下電子商務營銷渠道優化探索[J].商業經濟研究,2017(22):46-48.
[7]金祖旭.電子商務市場中“她經濟”模式精準營銷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7(23):59-61.
(責任編輯:顧曉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