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述了醫學儀器原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POGIL模式引入到該課程教學中,精心設計POGIL內容,激發學習興趣。為了評價POGIL教學效果,改革考核方式。教學實踐表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POGIL模式 醫學儀器原理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27-02
1.引言
醫學儀器原理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也是一門核心的專業技術課[1]。該課程內容涉及到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單片機技術、醫學傳感器、生理學、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等相關課程,覆蓋的知識面寬,具有內容抽象、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等特點。采用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照本宣科地講授醫學儀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難以聽懂、難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POGIL(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面向過程的指導型探究學習法),融合了關于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理論[2]。POGIL是一種面向過程的引導型探究學習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3]。學生分組學習,每個人都有一個角色來確保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目前POGIL模式主要應用于生物化學、物理化學、藥物化學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4-6],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POGIL模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國對POGIL的相關研究非常少,管華等將POGIL引人到藥物化學教學中[6],劉玉紅等將POGIL教學法應用于藥物合成教學中[7],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尚未見到有關將POGIL模式應用于醫學儀器原理課程教學的報道。本文將POGIL教學模式引入到醫學儀器原理課程的教學中,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2.POGIL教學模型
POGIL是一種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情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引導型探究學習模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在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下,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完全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死記硬背有關知識,而是通過過程引導型究學習,培養學習技能。POGIL的課堂活動利用指導性探究的學習理念來設計,學習循環包括概念的探索、形成和應用三個環節,如圖1所示。學生用這些活動來指導他們建立新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設計POGIL 的每一個環節,教師作為學習引導者與推動者,觀察學習進展,并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需要。在探索環節,學生搜集材料和數據,提出假設,理解和解釋數據。在概念形成環節,利用這些假設定義新的概念和術語,重要的是在概念引入之前,學生已經理解了這些材料和假設。在應用環節,將這些新概念應用于其他條件下,幫助學生概括這些新概念的含義及其適用場合。通過精心設計科學的POGIL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新知識。這樣的學習模式,使學生不僅掌握了課程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進行人際交流的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POGIL活動的設計有兩個關鍵方面。首先,必須為最初的“探索”提供足夠的適當信息,以便學生能夠去探索概念。其次,指導性的問題必須以精心的方式進行排序,不僅讓學生得出適當的結論,同時還要實施和開發各種過程和學習技能。通常情況下,前幾個問題是建立在學生以前的知識基礎上的,并且直接關注模型提供的信息。隨后是旨在幫助學生加強對數據的關系和模式的認識,對一些概念進行拓展。最后是將這些概念應用于新情況,并引導學生對新知識和新理解進行概括總結。因此,POGIL活動遵循探索、概念形成和應用的學習周期的結構,并且在建構主義方面具有強大的基礎[9]。
3.優化教學內容
醫學儀器原理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必修的主干專業課,教材以李天鋼編著的《生物醫學測量與儀器:原理與設計》[10]為主,該書主要內容為包括現代醫學儀器概論、生物電極和醫學傳感器、生物電測量及儀器、生理參數測量及儀器、病房監護系統、心血管系統治療與修復裝置、醫學影像成像設備、醫學儀器的安全與認證管理和微機化醫學測量儀器等。目前該課程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1)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比較抽象、綜合性強、實踐性強,而且課程內容多、課時有限;(2)醫學儀器發展非常快,越來越先進,課程部分教學內容顯得有些陳舊,需要對教學內容教學更新。因此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突出重點,以利于POGLIL活動的組織和開展。
本文對教學內容做了如下調整:(1)突出重點。由于生理信號屬于微弱信號,信號弱、如何有效去除生物信息中的噪聲和干擾,是醫學儀器原理課程的重點內容。圍繞生理參數的特點,結合傳感器的性能要求、對生物前置放大器的要求,重點介紹低噪聲前置放大器的設計、去除噪聲和抗干擾技術。在介紹生物電測量及儀器時,重點介紹心電圖機和腦電圖機的電路原理,深入討論醫學儀器的組成、特點和工作原理。(2)補充新的內容。醫學儀器發展很快,不斷有新方法和新技術產生,應該及時把新技術、新方法增加到教學內容中,以體現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增加了醫學儀器的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方面的內容。(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目前實驗大多采用實驗箱,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在設計方面訓練不夠,不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利用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設置一些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設計性實驗,讓學生動手去設計這些實驗項目,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POGIL教學實踐
將POGIL模式引入醫學儀器原理課程教學,應該根據課程特點,兼顧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開展教學改革和實踐探索,充分發揮POGIL模式的優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該課程的前兩次課上,首先概況介紹課程的知識體系、重點及難點內容以及需要同學們掌握的內容,然后向學生介紹課程的教學方法——POGIL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了解該方法的教學過程以及需要同學們密切配合的工作。
4.1 科學化分組
POGIL模式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完全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這就要求進行科學化分組。首先同學們自由選擇組成學習小組,每組3-4人,并承擔各自的職責,每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來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開展。教師作為學習引導者與推動者,促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幫助每一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觀察學習進展,并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需要。
4.2 精心設計POGIL內容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育應該從學生可能熟悉的內容與經歷出發,以便與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系起來[11]。新內容的提出應該與實際應用有關,并與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領域相關聯,而不是抽象地提出來。
為達到教學效果,需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梳理出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點,精心設計POGIL內容,引導學生進入過程學習。教學過程中發現心電圖導聯系統這一節內容,教材上只是介紹了標準12導聯的概念和組成,對于標準12導聯的位置和聯接方法并沒有詳細介紹,這部分內容又比較重要、實踐性比較強,需要進行補充。但是按傳統教學方法講解,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也難以完全掌握。精選了心電圖導聯系統這一節內容,采用POGIL模式進行教學。首先通過觀察醫院對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的視頻,使學生自己發現、思考心電圖是如何檢測出來的,提示學生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觀察心電圖導聯的個數及放置位置;(2)思考心電圖產生的機理。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新的知識點按照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地融入進去,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心電圖導聯的連接方式。
4.3 過程引導
在POGIL課堂活動中,學習不再是知識的傳輸過程而是知識的建構過程,老師充當的不再是簡單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的引導者與推動者。老師需要做到:鼓勵學生做出選擇和嘗試、指導學生查找學習參考資料、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生做不下去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梳理問題,引導線索,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繼續進行探索、嘗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4.4改革考核方式
為了評價POGIL教學模式的效果,不能簡單地以筆試作為最終方案進行,評價體系應該多元化,強調過程考核。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過程考核(40%),主要考核學生課堂中的表現和日志記錄、成果展示;二是理論水平評價(30%),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三是實操能力評價(30%),不是簡單地看實驗結果,著重強調探究和操作過程,主要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5.結束語
本文將POGIL模式應用于醫學儀器原理課程教學中,精心設計POGIL內容,把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不僅學到了醫學儀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實踐結果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了,學習效果增強了,采用POGIL教學模式的2014級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達到85.4分,而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的期末成績僅為76.8分。教學實踐表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部分內容,可以解決教學內容多與課時有限的矛盾。本文的教學改革嘗試,對其它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陸慧琴,周晶,沈曉燕.“醫學電子儀器原理與設計”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4,34:202-203.
[2]Patrick J.P.Brown.Processoriented guidedinquiry learning in an introductory anatomy and physiology course with a diverse student population[J].Adv Physiol Educ 2010,34:150-155.
[3]Moog Richard S. and James N.Spencer,Eds.: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POGIL)[M]. ACS Symposium Series 994;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2008.
[4]Stacy D. Brown. A ProcessOriented Guided Inquiry Approach to Teaching Medicinal Chemistry[J].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2010,(7):121-125.
[5]Minderhout V.,Loertscher J..Lecturefree Biochemistry: A 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Approach [J]. Biochem Mol Bio Educ,2007,(3):172-180.
[6]管華,崔亞男,溫新民.POGIL模式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3,(9) : 92-94.
[7]劉玉紅,馬艷,蔡梅超,董文亮.POGIL教學法在高等中醫藥院校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合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6,(6):121-123.
[8]潘松,王芳,張筱云.EDA 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9]Vanags T,Pammer K,Brinker J.Processoriented guidedinquiry learning improves longterm retention of information[J].Adv Physiol Educ.2013,(3):233-241.
[10]李天鋼,馬春排.生物醫學測量與儀器:原理與設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11]邁克爾 J.普林斯,理查德M.菲爾德著.王立人譯.歸納式教學法的定義、比較與研究基礎(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15-28.
作者簡介:
徐效文(197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信號檢測與處理、智能儀器開發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