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陳俊健
【摘要】《金融學》是我校金融學專業核心課程,我們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一章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法。完成之后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測量。調查顯示:學生能積極主動查找資料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不應只重視微課和視頻,也要重視PPT,文檔等文字資料的提供;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總體來說是偏向于積極的正面評價;多數同學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提高他們的發散式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信息素養以及表達和溝通能力;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整體上學生是持肯定和配合的態度,多數同學希望未來繼續開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38-02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興起,翻轉課堂是近年來教育教學領域改革的一個熱點話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通過網絡視頻,微課,幕課平臺,PPT等輔助手段,自主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理論知識的運用和延伸拓展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在《金融學》教學實踐中探索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15年秋季學期,筆者在佛山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14經管5678四個班的《金融學》課程,選取“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一章作為翻轉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時建立BP教學平臺,相關課件以及學習資料發布到該平臺供學生下載學習,該教學平臺同時兼具學生提交作業以及教師回復答疑等功能。提供材料讓學生下去自學,全班同學自由分組,約6人一個小組,以完成授課內容的學習,并以小組為單位制作PPT課件,上課時間,以小組為單位輪流上臺展示學習心得和收獲,并和老師同學互動討論。一個章節的內容,如果是老師來講,需要1個課時講授,1個課時習題,總共需要3個課時;換為翻轉課堂授課后,2個自然班共分為14個小組,輪流上臺展示小組學習心得PPT,總共需要4個課時。同樣的教學內容,翻轉課堂教學教學法需要更多的教學時間。如果改為小班教學,學生人數減少一半,則7個小組只需要2個課時即可完成。翻轉課堂的小班教學可以提高授課效率,大班教學反而會降低授課效率。
關于本次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由于只有一章采取了該教學模式,所以教學效果無法從期末成績的分析中得出結論,只有采取較為主觀的方法:采用態度測量法,調查學生對次輪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的評價和滿意度。14經管5-8班共有181名學生,要求每位學生都參與問卷的填寫,最后回收16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1%。問卷共有16個題目,其中1-2題調查學生性別班級背景,3-6題描述學生課前學習過程的現狀以及滿意度,如上網時間,查找資料的途徑等,7-16題調查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過程的看法和滿意度以及課后評價和未來的期望,屬于態度測量部分。本文的目的在于調查學生對該教學方式的看法和滿意度。
二、教學滿意度分析
(一)對課前學習過程的調查
關于學生課前查找學習資料的主要方式,92.12%的同學選擇上網查找,去圖書館查找的同學占6.06%,其他途徑1.82%,看來網上查找資料是學生信息來源的最主要的方式。57.32%的學生平均每周用于查找學習資料的上網時間大約在0-3小時之間,38.41%的學生平均每周用于查找學習資料的上網時間為4-12小時,3.66%的同學為13-20小時,20小時以上的只有1個同學,占0.61%,可見學生能積極主動查找資料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一半以上的同學每周自主查找資料學習不足三個小時,也折射出現有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有望改變這一局面。在調查學生需要的課前學習資源方面,學生希望課前學習階段提供的各類教學資源,排名第一的是PPT占31.43%,第二是文檔占 24.94%,第三是作品案例占24.42%,第四是微課視頻占18.70%,其他占0.52%。因此關于翻轉課堂課前提供的資料,我們應該重視文字資料的提供,不需要盲目追求視頻和微課,文字資料閱讀速度可以自由選擇和控制,相對視頻和微課而言可能效果更高,因此,不應只重視微課和視頻,也要重視PPT,文檔等文字資料的提供。大多數同學認為課前提供的各類教學資源偏少,占48.48%,只有45.45%的同學認為合適,認為太多和偏多的只占4.85%,本次課程只有一章采用翻轉課堂教學,因此,大多數同學認為提供的教學資源不夠,是需要繼續改進的,應該逐步開展各種教學資料的制作、搜集和整理工作。最后調查學生對課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的滿意度,大多數同學持中立態度,認為“一般”的占63.03%,認為“滿意”的占32.12%,“不滿意”的占3.64%,可見本次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總體來說,趨向于滿意,學生是喜歡和愿意配合進行翻轉課堂的嘗試和改革的。
(二)對課堂學習過程的滿意度
調查學生對課堂中的操作方法是否滿意時,50.91%的同學認為“滿意”,44.85%的同學認為“一般”,“非常滿意”的占3.03%,“不滿意”的占1.21%,滿意度不算很高,有提高的空間。對時間的分配是否滿意方面,滿意度和上一題差不多,“滿意”和“一般”選項合計占了90%以上。 在課堂上通過問題分析和討論,學生認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是否更全面和更深入呢?3.05%的學生認為“很全面和深入”,41.46%的同學認為“較全面和深入”,53.05%的同學認為“一般”,另外有2.44%的同學認為“很差”,課堂的教學效果總體來說是偏向于積極的正面評價。
(三)對課后學習效果的滿意度
對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否有利于學生發散式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以及表達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大多數同學持肯定態度,“非常有利”和“較有利”的占百分之七八十,詳細信息如下表所示: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否有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呢,大多數同學持肯定態度,“完全認同”和“比較認同”的占57.58%,“比較不認同”的只占7.27%,其余同學的持中立態度。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大多數同學認為翻轉課堂有利于知識掌握的更加長久, 能夠學到更多東西,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只有7.93%的極少數同學認為“沒有什么區別”;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認為翻轉課堂的學習效率“非常高,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及時完成老師的任務”的占8.48%,“較高,能夠按時完成任務”的占49.09%,持中立態度認為“一般”的占34.55%。總體而言,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得到了多數同學認可。最后,關于是否愿意學校繼續開展翻轉課堂教學試點的調查,表示“非常愿意”的占7.88%,“愿意”的占46.06%,持中立態度“一般”的占38.18%, “不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只占7.88%。因此,整體上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是持肯定和配合的態度,多數同學希望未來繼續開展。
三、總結
1.現有教學模式下,學生能積極主動查找資料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有望改變這一局面。
2.小班教學的翻轉課堂可以提高授課的效率,縮短課堂需要的課時;相反,大班教學推廣翻轉課堂,只會增加課堂需要的課時,效率難以提高。
3.不應只重視微課和視頻,也要重視PPT,文檔等文字資料的提供,文字資料閱讀速度可以自由選擇和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學習資料來源;多數同學認為提供的教學資源不夠,應該重視各種教學資料的制作、搜集和整理工作。
4.多數同學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提高他們的發散式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信息素養以及表達和溝通能力;大多數同學認為翻轉課堂有利于知識掌握的更加長久,能夠學到更多東西,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課堂中”教學效果總體來說是偏向于積極的正面評價。
5.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整體上學生是持肯定和配合的態度,大多數同學希望未來繼續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春梅.翻轉課堂優化高等院校課堂教學探析——以“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J]. 學周刊, 2013(34):23-24.
[2]徐小紅,李貴安,何嘉歡,等.實施翻轉課堂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6,(12):45-49.
[3]劉賢俊.微課“翻轉課堂”——現代新媒體下學習方式的轉變[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171-172.
[4]劉偉,徐婉瑩,孫志強.MOOC與傳統課程的比較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08):244-245.
作者簡介:
李靜(1978—),女,湖北黃石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與法學院講師,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數量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
陳俊健(1976—),男,湖北黃岡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講師,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計算機專業博士,研究方向為大數據與云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