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蓉
【關鍵詞】 小學語文;經典吟誦;綜合素養;提升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088—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币髡b中華經典,傳承華夏文明,這是對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更是對它的發揚光大,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是大有裨益。所謂“經典吟誦”,指在人生記憶中的黃金時代、心靈最清澈時的熟背經典美文、唐宋詩詞,并引導學生進行淺顯的文學鑒賞,以達到文化熏陶、智能鍛煉與人格培養的目的。
一、吟誦經典的重要性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寶。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經典吟誦,就是讓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我們的詩詞文賦,以前都是“吟詠”的。在孔子之前,周代是禮樂文化,凡政治、外交、宴飲、祭祀等場合都有樂歌相伴,主要是《詩經》。對吟誦有重大貢獻的人物是孔子,他走到哪里都帶著一把琴,彈著琴教學生學《詩經》,這就是撫琴而歌,個人的吟誦??鬃影岩髡b從集體性質變成個人性質,為中國文化找到了一條傳承之路?!靶幸鹘?,形容枯槁”說的是屈原,他是第一個用吟誦進行創作的人?!峨x騷》就是在汨羅江畔先吟成,而后謄錄下來的。唐詩是吟出來的!李白說:“吟詩作賦北窗里?!倍鸥φf:“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卑拙右渍f:“終日歌吟如狂叟?!濒斞赶壬摹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中有一段關于他的老師壽鏡吾先生的描寫:“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壽鏡吾先生就是吟誦。實踐證明,開展經典吟誦活動,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依托課本,做好古詩詞吟誦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一朵奇葩。古詩詞韻律、意境感都很強,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畫,都是心中吟唱的一首歌。因此,在古詩詞吟誦過程中,教師不單是將文字呈現在學生面前,更重要的是通過多媒體,將古詩文所刻畫的意境通過一幅幅畫面展現給學生,鼓勵學生用“猜一猜”“說一說”“畫一畫”“演一演”等方式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閱讀鑒賞能力。如,學習《漁歌子》(張志和)這首詞時,就可以讓學生將詞中出現的事物一一畫出來,然后將自己的畫與詩詞充分結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詞所表達的意境。這樣一來,將抽象的古詩詞理解過程具體化、形象化,詩附于畫,畫出于詩,詩畫一體,自然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根據階段目標,組織學生統一吟誦
如果說學習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是開展經典吟誦的“點”的話,那么,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各年段的階段目標的不同,選定適合本年級學生吟誦的篇目,并且組織學生統一吟誦,則是開展經典吟誦的“面”。點面結合,方能成就完整而系統的吟誦體系。一年級上冊吟誦《弟子規》;一年級下冊吟誦《三字經》;二年級上冊吟誦《千字文》,下冊吟誦《大學》;《笠翁對韻》《道德經》《論語》《中庸》《中華美德四字歌》也是三至六年級的必背篇目。課前10分鐘,教師帶領學生在輕松愉快沒有壓力的氛圍下進行讀經,甚至把讀經作為班級文化的一種展示,不僅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且書聲瑯瑯,情緒昂揚,造成了課堂上應有的學習氣氛,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上好語文課。
四、依托活動,激發學生吟誦熱情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睉诎嗉壞酥寥7秶鷥乳_展各種形式的吟誦活動。1.依托中國傳統節日,開展詩會。在傳統節日到來之前,組織學生或讀詩、或賽詩、或畫詩、或演詩,加深理解,達到人人樂學的良好局面。2.形成常規,開展“經典古詩詞考級”活動。以年級為單位,學校推薦必背古詩詞30首,讓學生自主背詩,十首為一級,級別越高,就越有可能成為本班的“小考官”。“小考官”到指定教師處再進行考級,若能成功,就會成為本年度校級“背詩小能手”,學校予以統一表彰。3.大力提倡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就是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閱讀的過程。
用五千年文明凝聚的經典熏陶學生的心靈意義非凡?;匚督浀洌髡b經典。當學生們愛上吟誦時,相信他們的生活必將書香四溢,漸得漸悟。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