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領域,并實現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集中體現。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是設計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信息化教學的背景下,教師應積極推動傳統課堂向翻轉課堂轉變,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自主、開放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職業素養。本文從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意義出發,結合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特點,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0 引言
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推進,翻轉課堂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也實現了廣泛推廣。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不僅實現了課上、課下時間的翻轉,教師與學生角色的翻轉,更實現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翻轉。[1]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教學的輔助者,師生之間利用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進行聯系,扭轉課后學習的低效狀態,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指導中實現自主學習,在課堂上與教師、學生互動討論,進而完成知識消化。基于此,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構建翻轉課堂。
1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意義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中的運用也逐漸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得益于信息技術的創新性和交互性,翻轉課堂對于專業課程教學實踐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講:第一,推動了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創新發展。毋庸置疑,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它充分利用了計算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對教師而言,不僅省去了大量的備課時間,也能夠讓備課內容用更加多樣、安全的方式呈現出來,無論是教學視頻、音頻或文字資料都能夠在信息教育平臺得以保存,并形成課程資源,打破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為學生提供新的專業發展空間。第二,具有挑戰性。既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必須敢于打破固化思維,重新掌握適應課堂環境的知識和能力,而這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師生而言無疑是一次挑戰。在課堂翻轉中,教師需要利用信息平臺重新整合知識,而學生則需要轉變學習模式,為自主發展探索新的思路。第三,激發了教學因素的主動性。現代教育非常注重學生主動學習和自律能力的培養,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模式,翻轉課堂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引導其主動探究的平臺,讓高職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網絡課程資源的支持下主動學習新知識、完善知識系統,從而體現其在專業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第四,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藝術設計強調個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千篇一律的設計思路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要,而在翻轉課堂上,學生不再盲目地在統一化的課堂中被動學習,而是在網絡課程的學習中自主選擇藝術設計內容,自主設計學習進度,從而凸顯個性化的學習特征。
2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策略
2.1 抓住專業課程重點,精心設計微課
微課是翻轉課堂實現的主要載體。在翻轉課堂上,教師利用微課資源,將傳統的課堂教學順序進行顛倒,并通過新的教學秩序改變教學行為。基于此,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微課的設計,根據專業課程內容,選擇微課素材,以確保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順利開展。在微課制作中,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第一,明確微課主題。例如,在平面藝術設計中,教師可以以色彩的利用為切入點,對課程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并提煉出集中的微課主題,確保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二,注意微課時長。視頻一般掌握在10分鐘左右,并保證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將本節課的重難點一一呈現,以提高自主學習效率。第三,形式多樣。微課的設計不應成為傳統課堂的變種,而是應該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加符合當代學生的認知。第四,保證視頻錄制質量,把握知識呈現節奏,讓學生能夠在反復學習中提高資源利用率。[2]
2.2 增加師生溝通交流,優化師生關系
如上文所述,在翻轉課堂中,師生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根據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計要求以及自身經驗,向學生灌注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學習,缺乏對專業能力發展的主動權。在翻轉課堂中,這種不平衡的師生關系被打破,學生能夠利用微課資源自主開展學習,并根據自身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質疑,從而體現自主化、個性化的學習過程。基于此,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翻轉課堂模式構建中,教師應注重增進與學生之間的知識與情感交流,以打破師生隔閡,為翻轉課堂的實現營造良好的氛圍。例如,教師應從學生專業學習的問題出發,主動解答,通過線上、線下交流溝通,為師生學習互動提供新的平臺;注重情感滲透,了解學生在翻轉課堂中遇到的問題,尊重學生的體驗,適當調整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順利實現教學過渡,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2.3 加強對課堂教學的引導,實現知識內化
課堂是翻轉課堂的主要環節,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課堂引導,讓學生的疑惑在課堂上得到解答,實現對知識的消化吸收。為確保翻轉課堂的順利實現,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課堂:第一,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學生在課前根據教師的安排,利用微課對藝術設計主題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而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預習結果進行檢測,以確保接下來的學習環節順利進行。第二,疑難突破。教師將這部分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主學習結果,對藝術設計相關知識以及學習方法上的難題進行提問,尋求幫助。第三,知識檢測。在疑難突破環節,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以及各學習小組間的討論分析,得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并檢驗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效果。第四,互動總結。教師與學生針對翻轉課堂的全過程對教學實踐進行設計,并總結學習中的優劣之處,實現知識的內化。
2.4 完善教學評價方式,鞏固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并不是將微課交給學生就了事,而是需要嚴格系統的教學評價跟進,這樣教師才能及時接收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以及翻轉課堂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實時反饋,進而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翻轉課堂構建中,教師應注重對教學評價的設計。例如,在每一堂微課后面都應該設計針對性的小練習,讓學生根據問題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并反復觀看,提高對微課的利用效率;在學習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平臺提供復習和鞏固任務,如在廣告設計中,教師可以提供設計任務,要求各個學習小組進行互動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并上傳、展示、評價、檢驗評估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互評,拓展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根據合作學習過程提出翻轉課堂的優化建議,以此增強學生的互動交流,強化翻轉課堂的效果。
3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翻轉課堂構建中應注意的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需要多方面教學因素的綜合支持,如教師思路的轉變、學生自主性的形成以及完善的網絡環境等。一些高職院校目前在軟硬件條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使得翻轉課堂的構建或者半途而廢,或者陷入形式化的困境。針對此,筆者結合實踐對翻轉課堂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實踐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提出建議:第一,合理安排授課時間。翻轉課堂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教師應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對課前的視頻學習、預習學案以及課后作業等環節進行優化設計,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能夠在明確的教學目標中提高自主學習效率。第二,課堂翻轉中應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對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等進行培養,同時,在課堂中增加藝術設計實踐內容,讓學生得到針對性的訓練,為職業發展做好準備。第三,注重學生的教學進度安排。如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在線學習成績發現一部分學生的課堂知識消化與實際目標相偏離,則應根據個性化的教學需要,適當調整學生的學習進度。第四,推動網絡技術的發展。學校應支持網絡課程平臺的構建,開展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塊,為翻轉課堂提供保障機制。
4 結語
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翻轉課堂的實現已經成為信息化教學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培養高職藝術專業人才過程中,教師應順應教學發展趨勢,為學生精心設計微課,并積極開展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做好課堂引導,實現知識內化,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成果,體現翻轉課堂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 盧曉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工作室項目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包裝世界,2018?(02):67-69+71.
[2] 劉暢.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職美術生課堂教學研究——以廣告設計專業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86-87.
[3] 唐鑫梅.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ESP“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為例[J].裝飾,2017(01):130-131.
作者簡介:周芳(1983—),女,江蘇南通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室內軟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