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工作室教學模式特點、產教融合工作室教學模式研究兩個方面入手研究了產教深度融合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
關鍵詞:產教融合;藝術設計;工作室制教學模式
工作室制的產教融合教學可以為藝術設計類專業培養出大量的人才,工作室制的產教深度融合就是以產教融合為基礎,將工作室整合成一個整體,以此來為學生提供平臺,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特點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在新時期下應運而生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社會的發展規律,其核心內容是以實踐操作為主,把實踐和教學有機結合,讓理論和實踐合二為一。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實踐,達到用項目來培養學生的目的。同時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教學過程和實踐練習相結合,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模和式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加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也是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沒有明確的地點要求,利用開放式的環境來激發大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解決了藝術設計類專業理論與實踐分離的問題,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轉化程度,提高了人才的質量。[1]
2 產教融合的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研究
2.1 工作室的設置
工作室一般以專業為單位進行設置,同時結合地區的發展情況和行業的需求來進行工作室的組建。這樣可以有效地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開設工作室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礎條件,比如需要有一定水準和研究能力的教師隊伍進行指導,還可以運用和當地政府、企業進行合作等諸多渠道。在進行工作室申請時,要經過學院的批準才可以進行開設,在具體的工作室組建上,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工作室組建的經驗,并結合現有的學院師資力量、專業情況和發展方向來對藝術設計專業設立工作室,每個下轄專業設置2~3個工作室即可。不同方向工作室可以根據其自身的專業發展方向和專業特點來制定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保證大學生在進行實踐的同時有更多機會去接觸行業最新最快的發展變化,以此來調整自身的學習狀況,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提高對行業的適應能力。
2.2 教學團隊的構建
教師的教學水平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情況,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就能推動學校整體教學發展,教學水平低就會影響學校發展,所以要合理的調配教師資源,讓學校整體的教學和科研水準有良好的發展,運用工作室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構建工作室時,要設立一名工作室的負責人,主要負責工作室研究方向的制定和與企業以及政府的洽談對接,之后要招收3~5名團隊教師來帶領學生完成工作室任務,還可以額外聘請其他的高校教師和專業人才來進行教學指導,讓學生體會到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任務,全面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2.3 人才培養
在利用工作室教學模式來進行人才培養的同時,要加強與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聽取相關企業在辦學過程中提出的意見,以行業發展的經驗來完善工作室的組建。學校應該在精英學生之中開設不同的班次,比如項目班、企業班等,通過校企共建來進行人才培養。可以在工作室中施行企業化的管理制度,對學生在項目組中的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比如:學校可以通過組建的平面設計工作室、動畫工作室、服裝設計工作室等工作室與企業或電視臺進行深度的合作,利用實習招聘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實習工作,將所學的知識盡快轉化為完善的專業技能,使學生盡早了解具體的工作內容和相應行業發展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此種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借鑒設計行業的力量來增加學生的經驗,并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水準,從而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2]
2.4 設置教學項目
工作室要根據相應課程的內容來進行教學項目的設置,在項目進行設置時要與相關教師團隊進行詳細的分析探討,研究出新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理論和實踐分離、重理論不重實踐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企業手中的成熟資源,將企業項目和課堂教學相融合。工作室還可以成立學生團隊來進行一定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做到學中做,做中學,達到加強學生自身操作技能的目的。在教學項目中融合真實的企業項目是產教深度融合的有力體現,可以加強專業群和產業鏈的契合程度,并且充分整合課程內容與工作內容,完成學校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2.5 加強思想意識培養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沒有固定教學場所,其位置是根據不同課程的進度和教學方向來進行轉換的,以此來引導學生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隨著教學進度的推進,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行實地考察,比如圖書館、展覽會、工地等,同時根據調查來的數據和情況來完成教學任務。該方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聯系理論和實際的能力,加強程序化思想的培養,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的教學目的。學校還應積極創建校外實訓基地,形成多元化的產教融合平臺,以此來推動校企之間的聯系,豐富實訓基地內容,滿足教學需求。
3 結語
利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將畢業和就業有效的聯動起來,實現畢業就上崗的無縫對接,同時也能夠推動學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志港.產教深度融合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研究——以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為例[J].工業設計,2017(06):72-73.
[2] 崔立群.產教融合視角下的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時代金融,2015(06).
作者簡介:胡唯(1992—),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