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敏??
摘 要: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長期的教學管理工作實踐過程中,我深刻感知到愛之于自身工作開展以及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缺少愛的教育,很難讓學生敞開心扉,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所以本文探討了在實際教學與管理過程中,同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走進學生內心的具體策略,希望可以為其他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策略探究
對于任何一名人民教師來說,要想真正肩負起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發揮自身原有的育人價值,就必須給予學生全面無差別的愛。特別是針對一些特殊群體,例如學困生與單親家庭的學生,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要深入思考如何尊重、信任他們,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愛護與關懷,這也是發揮自身社會價值的必然舉措。
一、 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師生之間和諧、親密關系的建立,始終是基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日常互動。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在潛移默化之中,建立起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機制,進而為各項管理事務的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就小學年齡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比較敏感,渴望得到外界的關注與贊揚,同時也極易因外界的批評而萎靡不振,甚至于影響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所以在日常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給予和藹的微笑、鼓勵的話語、平等的尊重,盡可能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如此一來,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自主的意識,更加從容地面對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在我曾經帶的班級中,有一個學生十分令人頭痛,他總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師在課堂上及課下布置的學習任務,甚至還會干擾教師正常的教學工作。經過走訪調查,我發現他來自一個單親家庭,同其相伴的母親也因為工作原因不能時常照顧到他。特別是在小學這個心思敏感的階段,他十分想獲得別人的關注與愛護,所以經常會在課堂上有一些“出格”的舉動。了解到該生的家庭狀況,我意識到要想提升其綜合素質,必須從思想層面給予其正確的引導。所以,我會經常尋找合適的機會找他談話,了解其近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再結合其他任課教師給予該生的評價,對其進行合理的鼓勵與科學的引導。久而久之,該學生逐漸可以很好地融入生生、師生交往的氛圍之中,對待學習也有了更高的積極性與參與度。
二、 密切關注學生動向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愛是一個強有力的教育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愛之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價值。一個學生只有在愛的氛圍下學習、生活、成長,才能具備愛人的意識與品格,將愛傳遞出去。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在各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密切關注不同學生的發展動向,特別是那些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與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我們以單親家庭的孩子為例,他們相較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普遍缺少關注與愛護,這就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敏感,心里的變化也十分頻繁。針對這一類型學生,班主任必須給予更多的愛與關懷,使其在班級內部可以感受到一種歸屬感、存在感與凝聚力。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一旦發現有異常的苗頭,應當選擇合適的時機,及時同其進行交流,穩定其異常的情緒。例如,如果學生的成績出現突然下降的問題,班主任可以聯合其他科任教師與學習較好的同學,對其進行一定的輔導,使其可以感受到來自班級大家庭的關愛。再如,如果學生在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班主任可以號召大家給予其一定的幫助,幫助的形式也不局限于物資的捐助,還可以是情感上的關懷,學習上的輔導等,從而在班級內部營造起良好的幫扶氛圍,幫助那些貧困學生解決其在生活方面的問題,有利于其更加輕松地面對學習上的挑戰。
三、 建立平等的交流氛圍
學生所處的年齡段,往往已經逐步樹立了自我意識,而他們所處的家庭環境以及經濟背景,往往使其具有較重的思想負擔,甚至因此很難同其他同學和教師進行正常的交流、交往。針對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應當引導同學們正確認識家庭環境之于自身發展的關系,使其即使身處這樣的家庭,也可以牢固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理念,不斷通過學習來充實并完善自己。因此,班主任應當根據自身工作的安排狀況,定期舉辦一些以班集體為單位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全體同學參與進來,甚至可以將一些重要的任務交由這些特殊學生,從而提升他們的責任感與自信心,增強其與其他同學的情感交流。在此基礎上,班主任應當教育班級內學生形成正確的輿論。首先,應當引導所有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人生觀,正確對待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同學,特別是要正確對待單親家庭與貧困家庭的孩子,讓大家都可以以充滿愛的眼光,來對待自己的同學,最終在班級內部營造起愛的氛圍。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開設專門的“知心信箱”,了解不同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所在,并給予其科學的指導與暖心的鼓勵,使其以更加積極、主動、自信的姿態,來面對自己成長路上的一系列問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其思想觀念形成與道德素養提升的重要階段。作為一名肩負社會育人職責的班主任,我們應當給予學生全部的愛,使其可以感受到來自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自覺樹立集體榮譽感、責任感、歸屬感。班主任應當從加強同學生的情感交流、密切關注學生動向以及建立平等的交流氛圍等層面入手,不斷提升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科學性、有效性,在班級內部營造起和諧、有愛的氛圍,為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推進,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羅茜.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33(8):100-103.
[2] 庾芳.讓教育春風化雨讓學生沐浴陽光[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7):25.
[3] 趙之英.小學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8.
[4] 宮錦艷.做好班主任工作建設優秀班集體[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7):222+259.
作者簡介:何志敏,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內蒙古牙克石市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