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宵玥
【關鍵詞】 學困生;成因;轉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9—0043—01
21世紀,教育走向生本已成為教育發展的主流,新課程的實施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促進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發展,一直是學校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社會因素。一些學生由于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染上了好吃懶做、上網成癮、偷盜等惡習。另外,家長受到大學生就業難的影響,對學生無形中灌輸了讀書無用的觀念,這些都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2.家庭因素。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農村土地的大量流失,不少家長外出打工,只有學生與爺爺奶奶留守在家,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經濟貧困、父母離異、家長打罵孩子等諸多原因,造成學生心理上的障礙。有的父母雖在家,卻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縱其行為。有些家庭是父母離異或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單親家庭,對孩子的關心不夠。
3.學校因素。毋庸諱言,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考試、統考的指揮棒使相當部分的教師產生了急功近利的傾向,在教學過程中偏愛學習上的“尖子生”,而對學習困難學生則關心較少,甚至置他們于不顧。另外,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配置,大開發、大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帶來的留守兒童增多,以及留級率的嚴格控制,客觀上也導致了學困生這支隊伍的不斷擴大。
二、學困生轉化的措施
1. 通過談心的方式找準轉化的突破口。愛學生,是轉化學困生的基礎和首要條件。學困生會受到周圍人的訓斥、諷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無所依靠,他們也需要溫暖、需要愛。作為一名教師,對學困生在活動中要多留意、多觀察、多關心、多鼓勵,努力溝通師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愛橋梁,建立起和諧平等、融洽純真的師生關系。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善于發現閃光點,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鼓勵他們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樹立追求目標、激發學習的興趣。在人格上與優等生平等相待,發現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要找準切合點,正面啟發誘導,耐心說服教育。
2.要認真分析學困生的特點和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在全面調查了解、充分辨別分析、認真摸準情況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學困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對心理障礙型學生重在端正態度或治療心理疾患,采取個別談話、心理輔導、心理治療等方法,心理疾患嚴重者輔以藥物治療;對意志薄弱型學生重在意志鍛煉;對身體病態型學生重在治療疾病,不能堅持學習者要休學治療;知識斷層型學生重在接上知識鏈;對環境困惑型學生重在排除環境干擾;對智商低下學生要降低要求,重學基礎。
3.抓住機遇,樹立信心,幫助學困生走出心理困境。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機遇,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起對學習的信心。除了注意他們學習中的變化,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勵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讓他們有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逐步樹立自信。
4.加強學法指導。有些學困生雖然學習也有積極性,但成績卻總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學習策略,不會調控自己的認知過程與方法。因此,對這樣的學困生應盡可能讓他們掌握較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培養其善于靈活應用各種方法的能力。(1)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預習就是在上課前將所要學的內容提前閱讀,達到熟悉內容、認識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種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會他們作記號,以便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從而真正理解這些有困難的內容。(2)教會學生聽課的方法。首先,在聽課時必須專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其次,抓住重點作上筆記,上課時老師會強調某些重要問題,還會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書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點符號,并作上筆記,將某些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復習鞏固。最后,對預習中作上記號的知識點應認真聽,多提問,保證能聽懂。
5.家校聯系,攜手共同轉化學困生。家長勤來校,常與任課教師、班主任交換情況,教師勤家訪,班主任與學困生常談知心話,從而指出問題,亮其閃光點,使其消除心理障礙,促其改正缺點。另外,成立家長學校,讓家長聆聽教師、行家專題演講教育孩子的方法及家庭教育要注意的事項等等,都是轉化學困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