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林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情境教學法;課堂情景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9—0061—01
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所言:“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情境創設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并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情緒應是快樂的,要通過情感所具有的感染功能,以教師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激發學生的快樂情緒,運用情境來烘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氣氛,使英語在情境中教,學生在情景中學。
一、 情境教學法的含義
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通過設計出一些真實性和準真實性的具體場合的情形和景象,為語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實例,并活化所教語言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以思維為核心,以情感為紐帶,將情境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強調憑借情境促進整體發展,從而將所學詞句篇、聽說讀寫的訓練統一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使他們不僅掌握語言知識,而且發展語言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改變以往英語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情境教學法的特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成功地運用情境教學法,能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枯燥的英語單詞的記憶和語法的學習融入到情境教學中,實現知識淺顯化和易懂化,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傳遞的信息,觸景生情,激活思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高效的課堂成果。
三、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的情境
(一)利用圖片創設引人入勝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參與度 所謂創設意境就是利用圖片、音像、視頻和電影等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的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如教師可在上課前準備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圖片,在上課時運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描述時盡量使用學生學過的、常見的詞語,力求簡潔易懂,再輔以表情、手勢,做到繪聲繪色,使學生進入情境,以此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
(二)利用實物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實物是課堂教學中最直觀的教具,采用實物教學既能讓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又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以實物為中心,創設課堂背景,將其構成一個整體,來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實物能給學生以直觀的刺激,且便于準備和攜帶。尤其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密切配合教材,巧設情境。比如在上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這課時,課前準備大量學生感興趣的衣服和小飾品等,在課堂上用英語向學生介紹,激發學生的興趣,隨后開展“課堂現場購物”的情境活動,引導學生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交際活動。
(三)利用游戲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也能夠積極參與。通過參與給學生帶來樂趣,培養學生的獨立觀察、記憶、思維和想象的能力,并以此來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聽、說的交際能力。授課時教師把游戲帶進課堂,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把“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協作交流”等學習策略融入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利用詩歌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
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快樂。它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更能讓人的身心得到美的享受。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引領學生唱一些簡短的英文歌,這不但能幫助學生擺脫厭煩情緒,又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形成最佳心理狀態,發揮超強的記憶力,高效地領會所學內容,同時也可從歌詞中學到一些沒學過的單詞。如,《Bao bao black sheep》,《Good bye my friend》等等,學生們唱著唱著就進入了狀態,能力好的學生甚至能自創一些詞曲在課堂上表演,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但我們所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在課堂上所穿插的游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同時通過學生的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教師心中有學生,課堂才能真正變成師生共同學習的殿堂。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