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吉彥
【關鍵詞】 導學案;課堂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9—0071—01
一份好的導學案,通過系統的設計,明確了學生自學的任務,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一次好的學案導學,通過師生的多樣展示,提升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在優質的教學設計下,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價值,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實現學案導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直受到一線教師的共同注意。
一、依據導學案自學情況,落實學案導學的問題
教師在課前下發“導學學案”后,應巧妙提示學生據此進行預習自學。預習自學中要根據所學及時發現問題,做好問題的整理、歸納和反饋。課上教師要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學情,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現代教育技術等手段,創設情境、把握學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指導學生在學會的過程中實現會學。這一過程,教師一定要注意讓學生以“導學學案”為依據,以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為主攻方向,主動查閱教材、工具書,思考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嘗試中獲取知識,這樣能夠發展學生的自學智能。
二、依據疑難信息反饋,組織師生解疑釋難
導學案教學模式一開始就要求學生凡題都去試一試,并給足學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時間。要把學生推到自主主動地位,只有學生在嘗試中遇到困難,才會主動去自學課本和接受教師的指導。在這種動機支配下,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了問題,又使他們產生了成功的喜悅,能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對于學生不能自主解決的疑難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個體發言、同桌探討、小組交流、全班辯論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優秀學生的帶動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地辨析,盡可能互相啟發,消化個體疑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迅速準確地捕捉具有普遍意義的疑點和難點,充分照顧到大多數學生,努力做到一個都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掉隊。
三、提倡教師精講點撥,抓實學生歸納總結
一是點撥。在學生相互討論解決疑點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適時點撥;或是某個問題,某個組已經解決,對于其他組仍是疑點,教師可讓已解決問題的小組做一次“老師”,面向全體學生講解,教師補充點撥,這也可以說是討論的繼續。二是精講。對于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在學生渴望釋疑的心理狀態下,教師要針對其疑點,快速確定講的內容,抓住要害,講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問題為案例,由個別問題上升到一般規律,以起到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歸納智能的提升。
四、注重扣標整合,善于形成網絡
學生要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的重點內容、規律和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識梳理成線,形成網絡加深印象。教師要緊扣目標,落實當堂訓練,要做到限時限量,保證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及時巡視,敏銳搜集答題信息,智慧出示參考答案,并做到小組討論、教師講評、重點展示、獨立解題有序及有效統一。針對學生達標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待教師及時矯正之后,可即時補充練習題,給學生內化整理的機會。課堂上要面向全體學生,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逐層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要以開放的學習思路拓展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把新知識納入到個體的認知結構,進而形成個體的創新性能力。
五、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追求高效課堂教學
課堂上,絕大部分時間都要交給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或上講臺講課,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其中在成果展示階段,尤其要讓學生講解或板演,創造更多機會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教師要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在關鍵時候要做好點評、糾正、補充和總結,要活躍整個課堂氣氛,使學生熱情高漲,表現欲望強烈;不能把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變成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專屬,要面向全體,要把個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習慣不好,不看課本、不愿自學、不愿動筆、不交作業甚至不帶課本進教室作為教學毒瘤用心根除。要使當堂訓練、當堂達標成為班級良好習慣之一和教師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的舉措。班級一定要有培優補差機制和“日日清、周周清”工作制度。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自學為基礎,以師生互動為手段,以發現問題自我探究為主線,以學生多種能力的養成為目標,達到這樣的境界,團隊的協作尤其重要。只有人人有品牌,才能學校有特色。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要使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具有特色,技術的優勢、學生的優勢、團隊的優勢,既要挖掘,又要創新運用。只有使每個教師都和同伴一起動起來,參加有關的集體備課、評課賽教、課題研究,才能形成適合本校特色的、操作性更強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才能使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更有特色。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