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美
摘要:2017年6月21日凌晨4點30,明晟MSCI指數公司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這是中國股市的一項長期利好,將推動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改善投資者結構,改變投資風格,推動A股走向成熟,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終將促進中國境內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
關鍵詞:A股;MSCI指數;作用
2017年6月21日,全球指數供應商——明晟指數公司(MSCI)宣布,從2018年6月開始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ACWI全球指數。這意味著占全球總市值10%的中國股市向全球投資者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中國A股市場終于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一份子。這既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里程碑事件,將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
一、A股加入MSCI指數的原因
MSCI是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的英文縮寫,是美國著名指數編制公司——美國明晟公司的簡稱,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沖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現廣為投資人參考,全球的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均會使用MSCI指數。MSCI指數之所以能夠獲得國際機構法人認同,作為資金配置的參考,主要是基于其客觀性、公正性、實用性、參考性、機動性和公開性六大優勢。
MSCI指數涵蓋了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指數,被很多基金經理參考,反映全球經濟變化,如果說A股市場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那么MSCI指數就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11月27日中國股票市場市值總額達到4.480萬億美元,首次超越日本股市市值總額4.478萬億美元,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股市。目前,中國內地股市總市值近8萬億美元,占全球股市總市值的10%,是全球第二大股市,國際投資者對配置中國股票的需求日益迫切。為了順應國際投資者的這一投資需求,A股只有加入了MSCI指數,A股市場才能被國際投資者視為國際主要股市,那么追蹤MSCI的眾多基金公司才會根據權重被動配置A股股票。也就是說,很多基金經理和指數基金才會有一定量的資金按照權重被動買入A股股票資產,可能是藍籌股,也可能是股指期貨或看漲期權,這對于A股的國際化和吸引境外投資者入市都有巨大好處。因此,加入MSCI指數對A股長期利好。
二、A股加入MSCI的歷程
A股加入MSCI經歷了4次闖關、4年長跑,通過MSCI、證監會、兩地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三方的4次努力,第4次闖關終于成功。
第1次闖關在2013年上半年,證監會就曾與MSCI就A股納入相關指數的技術性問題進行了探討,A股首次作為潛在市場,被列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觀察名單之中,并在一年后參加MSCI全球市場準入評審。隨后MSCI宣布,就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啟動全球征詢,標志著這一事項邁出重要一步。
經過了3次嘗試,直到2016年6月14日,MSCI宣布延遲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延遲納入A股的理由有三:第一,QFII投資者的每月資本贖回額度不能超過其上一年度凈資產值的20%,此項限制對投資者需要兌付客戶資金贖回時帶來潛在的流動性障礙。第二,中國內地上市公司廣泛性自愿停牌,所帶來的流動性風險讓投資者擔憂。第三,內地對金融機構在全球任何交易所推出的金融產品設立了預先審批的限制,導致投資的不確定性。對此,MSCI也給出了三大非常具體的尚待解決事項,這也是海外機構最擔心的事項。首先,改善QFII政策、取消20%的每月贖回額度限制。在這個限制下,機構流動性可能會受到影響;其次,改善停復牌制度規范(停牌個股數量過多,嚴重影響流動性);最后,改善A股相關金融衍生產品的預先審批限制??傮w來看,國際投資者關心的是資金來去的自由和使用工具的自由。
2017年初,由于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正面發展,以及中國交易所放寬了對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MSCI納入A股的決定在MSCI所咨詢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中得到了廣泛支持。MSCI根據歐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50個養老金、資產管理公司、券商各方的意見反饋,提出了新方案,建議只納入可以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的大盤股,剔除了兩地聯合上市公司中對應H股已是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的A股以及停牌超過50天的股票。這樣就解決了外資對QFII限制和部分停牌問題的擔憂。因此,在互聯互通機制下,6月21日,A股順利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第4次闖關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發展完善為A股對外開放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變化。
三、A股納入MSCI的作用
A股納入MSCI指數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個里程碑,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重要一步,這將加速A股市場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改革進度,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
(一)吸納更多海外資金
按MSCI公布的執行計劃,初始加入中國A股的滬港通、深港通交易的222只大盤股,基于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意味著境外資金在A股的配置規模將在600億-700億元人民幣。未來五年,將給該股指帶來2100億美元的資金流。
預期未來A股標的將會逐步擴容,A股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逐漸提升,將會有更多的海外資金流入A股市場。從長期來看,若A股權重全部納入MSCI指數,預估流入的資金總量將高達到1萬億—2萬億元人民幣,屆時A股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聯動性會明顯增強,市場投資者結構將大幅改善,對國際資本的流動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
(二)優化投資者隊伍結構
根據萬得機構統計的數據,目前A股市場自然人散戶投資者有1.248億人,機構投資者為32.04萬,散戶數量在A股市場占絕大多數。隨著MSCI納入A股,有助于吸引海外投資者系統性關注A股,增強A股市場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海外機構投資者對A股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優化投資者隊伍結構,增加A股機構投資者占比。預計未來3-5年中結合監管政策的持續推進,A股市場環境有望進一步完善,優質公司的投資價值被市場認可的特征將更加明顯,將對A股的國際化、成熟化起到積極作用。
中長期來看,海外機構投資者將更廣泛的參與到A股,使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得到有效改善,從而推動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隨著海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A股機構投資者比例將得到提高,從而加速A股的機構化進程。
(三)改變市場投資風格
A股納入MSCI指數,不僅改變A股投資者的結構,而且投資理念和投資風格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海外機構投資者崇尚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偏好價值投資風格,對風險調整后的投資回報要求極高,這將會使A股市場現有的崇尚短期效應、投機性風格得到遏制??偠灾?,將來外資進入A股的“質”和“量”都會有很大變化。本次納入的222只A股,與滬深300重合度較高,且金融行業權重占比較高,短期內這些相關指數、行業受情緒面影響或將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從中長期看,國際資金對A股的配置權重將會逐漸加大,中國的金融、消費以及制造業等龍頭上市公司將會獲得國際投資者的青睞。受益于加入MSCI的標的有:大市值及行業龍頭;高股息率股票;稀缺的、分紅穩定、現金流好、估值與業績匹配的藍籌和消費股最受益。
(四)推動A股走向成熟
根據MSCI的方案,初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中國A股數目從先前提案中的169只增加到222只?;?%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盡管新納入股票的初始權重僅為0.73%,但是MSCI指數作為機構投資者參考的基準,其重要性將可能使市場焦點轉向中國A股市場。隨著海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A股機構投資者比例將得到提高,從而加速A股的機構化進程。此外,投資理念與投資制度將趨于完善,未來信息披露、衍生品、風險應對機制等方面也將更為規范合理。所以,加入MSCI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更大程度的開放,有利于增強A股與國際市場的聯動與融合,推動A股市場逐漸走向成熟。
(五)促使中國資本市場更加開放
A股納入MSCI指數,得到了國際機構投資者廣泛支持,也意味著國際市場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肯定。這次納入盡管只是一小步,但是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是一大步。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走入中國、中國走向世界是一種大趨勢,就像之前人民幣進入SDR一樣,從歷史趨勢來看這是一大步。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金融市場發展,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都有推進作用。它是順應國際投資者需求的必然之舉,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信心。中國資本市場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境外投資者。
此外,A股納入MSCI指數,還將有利于提升A股國際地位,提升監管水平、倒逼股市改革等。
總之,A股納入MSCI指數雖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重要一步,但并不代表A股已經成熟,只有投資者、法律法規和上市公司的全面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資本市場。逐步邁向成熟的A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把自身發展基礎夯實,真正實現良性互動、有序進退的健康發展,才能不斷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真正做到強自身利全球。
參考文獻:
[1]李俠.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又一里程碑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J].中國金融家,2017.07:121-123
[2]李勇.A股為何想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J].中國經濟周刊,2014.11
[3]廖旦.MSCI對中國A股市場的影響[J].特區經濟.2016.01
[4]A股未獲納入MSCI指數.重要問題解決后再納入.搜狐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