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聰
【關鍵詞】 中學;英語;寫作教學;圖式理論;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6—0060—01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中,“語音、詞匯、語法和聽說讀寫是英語素養的關鍵能力” (章兼中,2017)。在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英語寫作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活動,是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的綜合反映, 是一項重要的英語技能。
一、課程標準對英語寫作教學的要求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五級(九年級畢業)在寫的方面要求如下: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
但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詞語搭配、句式結構、語法、銜接、語言規范等方面的問題比比皆是。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運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遵循科學規律,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
二、圖式理論的含義
“圖式理論(schema)”是指圍繞某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知識表征和貯存方式為基礎的理論。 圖式就是存在于記憶中的認知結構或知識結構。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Piaget)在上世紀20年代就考察了“圖式”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30年代英國試驗心理學家巴里特(Bartlett)有關記憶的研究被看成是圖式理論所賴以建立的經典探索。 現代圖式理論是在吸收了理性主義關于心理結構的思想和經驗主義關于以往經歷對心理具有積極影響的觀點,又在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心理學關于表征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的基礎上而產生的。他們認為圖式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對環境直接或間接的經驗而學會和獲得的,具有后天獲得性。圖式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一般分為三類: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形式圖式。語言圖式是指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及語言運用能力在頭腦中的存在方式,語言圖式是掌握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基礎。當圖式是一組關于物體、思維或現象的概念或一系列相關的概念時,我們叫它內容圖式,指有關世界事物、事件內容的百科知識圖式。形式圖式是關于篇章結構的知識(即語篇知識)。目前,在中學英語教學科研中,圖式理論與閱讀的研究已有豐碩的成果。
三、圖式理論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寫作是一項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寫作的教學也是一個凸顯整體性和相關性的過程。在日常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圖式理論可幫助學生構建語言、內容及形式等三種圖式。具體來說,就是建構語料庫,即從詞匯選用、基本表達、寫作思路、寫作模版、寫后反饋活動等方面,從細節到整體、從基礎到提升,形成多環節的完整的思維過程,成為指導性強、操作性好的中學英語寫作教學范例。
如關于人物描寫主題的寫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1. 話題解析
關于人物任務描寫方面的話題,要求學生對自己熟悉的人物,包括自己、家人、朋友、老師等,在外貌、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描述。
2. 基本表達,要求學生在寫之前搜集一些基本表達句型。
3. 基礎訓練,要求學生在寫前進行翻譯訓練。
4. 典型寫作
假設下面是你的筆友Peter 的一些信息。請根據下面內容,寫一篇短文介紹一下他的情況。
要求:1. 語句通順,符合邏輯,可適當發揮;2. 詞數80左右。開頭和結尾已經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年齡及外貌:出生于1997年8月23日,圓臉,長鼻子,戴一副眼鏡。
性格:慷慨大方,樂于助人(舉一例)……
品質: 善良,善待動物。
夢想之家:遠離城市,靠近大海。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圖式理論作指導,引導學生注重平時學習的積累,構建英語寫作的圖式,并將英語寫作教學作為一個多環節、綜合思維的完整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將學生培養成21世紀社會所需的合格人才。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從閱讀到寫作的教學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086)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