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冀華
摘要:學科素養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組成部分,以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工作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情況,分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育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方向和內容。
關鍵詞:學科; 核心素養 ;高中; 化學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提升學生實驗研究和實際創新技能成化學教學工作的重點。化學試壓是培育學生化學科學素養的重要方案,但是受到傳統意義上應試教學的影響,致使很多教師更為關注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導致學生只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缺少實踐操作技能。
一、化學核心素養
化學核心素養中包含了宏觀辨識與微觀研究、變化理念與平衡思維、證據推斷與模型理解、科學研究與優化觀念、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大維度,具體分析如下所示:第一,宏觀辨識與微觀研究。其可以從多個層次了解物質的多變性,且對物質進行劃分,可以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了解物質的構成、特點以及變化,以此構建“結構決定性質”的理念,可以在宏觀和微觀彼此結合的觀點下研究和解決現實問題。第二,變化理念與平衡思維。可以了解物質在實際發展中是變化和運動的,了解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遵守一定的規則,了解化學變化的特點就是新物質的構成,且存在能量的轉變。了解化學變化存在約束,在實際發展中是可以調節的,可以在多方面、動態化的去研究化學反應,且可以引用化學反應去解決現實問題。第三,證據推斷與模型理解。存在論證觀念,可以結合證據對物質的構成、結果和變化提出更多的假設,結合研究判斷來證明真偽性。構建觀念、結果以及證據之間的邏輯關系,以此結合研究、判斷等形式了解目標的本質特點,構成要素和彼此推論關系,構建模型,可以引用模型解釋化學現狀,突顯實驗現象的特點和規律。第四,科學研究和優化觀念。了解科學研究是實施驗證和發掘科學現象,優化和引用科學現實活動,以此了解和提出更多具備研究意義的問題,并且以問題和假設為基礎,明確研究的目標,設計研究的形式,以此進行實驗探索。同時,在探索中全面落實合作觀念,且在面對“異常”現象時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第五,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擁有嚴謹細致的科學觀念,具備研究未知、推廣真理的觀念,對社會發展擁有一定的貢獻。同時,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化學觀念,可以對與化學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提出標準的價值判斷。
二、在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方案分析
(一)深入發掘,整合教材知識,培育學生問題觀念
現階段,教師在實施化學實驗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學生更愿意依據課本規定進行模仿,缺少自主創新和研究的行為和意識。很多教師更愿意選擇應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結合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實驗演示,卻忽視了學生自主操作的必要性。這種教學方案對學生而言,并不具備推廣意義,難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更減少樂學生在現實操作中遇到問題時的思考和解決機遇。
(二)強化化學概念和原理,注重概念教學和原理教學
概念和原理在化學的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特別是對于高中化學學科的學習,如果缺乏對于必要的概念和原理知識的掌握,就如同缺乏堅實地基的摩天大樓一般總有一天會坍塌。因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來講,在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時也應該注重對于化學基本原理與相關概念的掌握。在相關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同時也應該對類型不同的化學反應進行研究,進而讓自己選擇的教學內容與不同類型的的化學反應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例如,在進行化學物質的分類這一框題的學習時,教師列出相關的知識框架圖,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和學習,明確物質分類的基本方法,進而也能夠使學生對于物質分類的概念形成更加明確的認識,進而在生活中培養其分類的意識,甚至包括對于生活垃圾的分類等,這也在思想上培養了學生對于分類的理解,讓學生接受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學生對于相關化學物質的分類知識的掌握,也可以促進學生對于元素、分散系以及相關化學反應類型等概念的理解。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注重對于學生相關概念及原理的掌握,不僅能夠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化學知識,同時也可以以此為契機,注重對于學生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進而有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高。
(三)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情境教學成為了一種流行與趨勢。情境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化學,加深學生對化學相關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學習,更能激發學生探索化學的能力。將化學知識與特定的社會情境相結合,還有利于學生理解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比如,在進行鋁單質的性質的教學時,首先應該從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展示大家在生活中常見的鋁制品,如易拉罐和鋁制餐具等,同時請大家各抒己見,試尋求:這些鋁制品,包括鋁制餐具有哪些行為在生活中較為適宜,哪些行為在生活中不適宜?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和應用,讓學生明確作為鋁單質的性質,包括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之后再通過生活場景圖片進行判斷,如鋁餐具進行蒸煮的圖片,讓學生明確這是錯誤的,鋁制品不易蒸煮,同時也不宜長時間存放酸性和堿性物質。這不僅能夠引發學生興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探索小小的鋁制品能有多大魅力的欲望。
(四)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注重高中化學探究活動的開展
探究活動在當前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化學探究活動,通過探究活動的開展來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側重于從學生的探究活動技能的培養等角度來考察。因此,要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必須要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注重高中化學探究活動的開展,通過對探究活動的開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培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中的實踐操作技能是一項長時間的工作,其并不是簡單幾節課就可以完成的,這種能力需要學生持續學習和練習,才能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由此,化學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應試教育觀念,加大學生實驗技能的培育,深入研究和分析,從而滿足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和.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162-162
[2]周業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