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鵬
摘要:在教學活動中,人的心理活動可以看成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同構成。前者以感覺—思維—創造等認知過程為主,為學習的操作系統;后者以興趣—情感—意志等意向活動為主,為學習的動力系統。本文從情感教育入手,在分析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的基礎上,給出了物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辦法。
關鍵詞:物理教學;情感教育;興趣
情感作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對人的發展和成長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情感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同樣是不可估量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根據物理學科特點和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以學生情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依托和支撐,努力溝通師生間、學生間的感情,對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一、情感是學生學好物理的重要因素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情感通過語言、眼神、肢體動作等途徑傳遞給學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產生一定的感染作用和激勵作用。當形成了師生情意交融的氛圍,課堂上任何心理疲憊和厭倦情緒都將被沖淡,教與學便成了一種享受。
布盧姆曾經斷言:“學習成績差異的四分之一可由個人情感特征加以說明。”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感狀態,注意培養學生情感的穩定性。大量事實證明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自信、驚奇、責任心等積極的情感能夠成為學生學習強有力的推動。相反,冷漠、懼怕、厭倦學習等消極情感將會大大削弱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取心。成績好的學生學習情緒一般是穩定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得比較自信、積極,也善于問;成績差的學生常常煩燥不安,甚至自暴自棄,表現為消極、憂愁;中等成績的學生有向上表現,但有些畏難情緒。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應努力尋找方法加以解決。
1.在思想上溝通。多與學生交流、談心,與他們多進行一些學習方法、技巧的探討和總結。幫助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鼓勵成績較好的同學積極向上、成績略差點的同學振作精神,變消極情感為積極情感。
2.在要求上明確。對優生不斷激勵,定目標;對差生不放棄,不歧視。對中等生多鼓勵,找對手。有動力,學生情感潛能就可能被激發出來。總之,教師首先應該相信“好學生是被激勵出來而非罵出來的”原則。
3.在教法上盡可能采用分層教學。上課時同等對待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盡量多提問。這些學生回答遇到困難時,應注意耐心啟發,設置問題時盡量鋪設臺階讓學生有能力回答,尤其不能遺忘答題后的肯定,使這些同學感到未被老師遺忘,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成就感。漸漸地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逐步提高學習興趣。
4.在學法上,對差生多予以指導,盡可能增加面批作業的數量。針對目前上課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上課允許學生離位聽課,后面的同學可以到前排就坐,提倡多互幫互助,為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情感提供機會,以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二、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實施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要充分認識教師的情感效能這種外因對學生的積極作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情感的主導作用,并善于從情意領域給學生以推動力,激其情、奮其志,從細微處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促進學生認真學習的情意因素,使他們的學習進入良性循環。
1.語言激情。教師如能經常運用平等的、民主的、親切的語言,會引起學生強烈而持久的內心體驗。物理教學中要對錯綜復雜的物理現象進行辨別和解釋,必須借助于一系列概念、原理、公式和一些物理語言。運用精確的邏輯語言來表達是重要的,此時能體現教師語言的簡練。但過多的“術語化”和“理性化”往往會使教學語言缺乏生動性和感染性。因此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有情有“形”的教學語言來揭示科學道理,能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教學語言的節奏感、語氣語調的剛柔、抑揚等有機地結合使用,疏密相間,張弛適宜,應給人以愉悅感。
2.教態表情。
教學中用親切和藹的面容,期待的目光去對待學生,表達教師的情感。教師履行的是育人的工作,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心去愛學生。用親切而又堅定的眼神把自己對學生的信任和期待傳遞給孩子,這些情感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來對待教師。“學生對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從對該學科的課任教師產生興趣開始”。
3.評價喚情。教學中教師應及時與學生交流,實事求是地指出學生問題,如朋友般給學生提出改進方案,鼓勵學生擺正努力學習和考試成績的位置,幫助學生“悟”到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同時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效應不良影響的后果,力求排除自己情感因素的干擾。感情是不能被評價的,但當師生間的情感得以有效地構建時,是完全可以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的。
三、根據物理學科特點深化情感教育
1.利用實驗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它以其生動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在物理教學中發揮著其它學科所不具備的功能和作用。
中學生視實驗為物理課堂上最好的節目,他們為頻閃攝影、光電效應、傳感器應用等有著強烈感官刺激的實驗拍手叫好;為找到宇宙飛船繞地飛行的原因而贊嘆。教師應抓住契機激發學生迅速進入從觀察→興趣→疑問→思維的積極狀態,“注意”和“思維”達到了高度的集中和活躍。發揮主導作用,啟發、誘導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判斷、概括,將感性知識上升為概念和理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無疑是有極大幫助的。
2.利用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問題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梁。通過問題,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獲得知識而產生快樂、積極愉悅的情緒感受。物理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設,應注意讓學生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嘗試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喜悅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并發展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通過討論、類比逐漸突破一個個問題。每突破一個問題,學生就能體會到一份成就感。在成功感受的刺激下,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被激發,求知欲望逐漸增強。
情感是人與人之間想通的紐帶,情感教育應存在于每堂課的始終,是任何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和研究的一個課題。只有教師自己先做到熱愛事業、熱愛物理、熱愛學生,用自己積極的、強烈的情感感染學生,情感教育才能得以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馬紅婭.也談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1(12).
[2]馬克勤.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初探[J].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