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祚欽
摘 要:對探究式教學的內容、高中數學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意義、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如落實主體地位、創設問題情境、構建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希望能為高中數學教師提供一些有益建議,以使高中數學課堂呈現積極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師生關系
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國家對教師教學方法提出新要求。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中,教師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知識,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然而在學生未對知識進行全面了解的情況下,教師則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在此種情況下,教學便呈現消極的發展趨勢。因此,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探尋新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成為一名優秀的人。
一、探究式教學的內容
對于探究式教學而言,指教師運用探究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探究可以拆分為探討與研究兩層含義:對于探究而言,指學生不斷探求事物本質的過程;對于研究而言,指學生在對問題進行分析的情況下,想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因此,對于探究式教學的整體教學過程,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情況下,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同時教師在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的情況下,將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實際物體進行聯結,從而使學生具有不斷表達的欲望[1]。
二、高中數學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如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將對學生個人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種教學方法能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探究式教學模式被不斷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便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同時在活動不斷進行的過程中,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學生會自主尋找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法。因此,此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解決過程,使學生知曉知識內容的形成原因,從而此種教學方法將使學生從僵化的思維方式中解脫出來,不斷探尋新的學習方式,進而使學生對數學科目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同時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2]。
(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對于探究式教學活動而言,其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思維方式發生相應的轉變。在探究式教學活動不斷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應使學生在行動上對教學活動具有較大的參與度,同時應使學生思維方式充分融入探究式教學活動中。在此過程中,學生思維將具有一定程度的創新性,并對數學符號等知識進行深層次的了解。此外,數學學科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學科將與實際生活具有較大程度的聯系,從而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相應問題的時候,便能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如若教師能積極運用此種方法,將使學生思維方式發生顯著的轉變,進而在學生生活中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3]。
(三)改善師生關系
探究式教學活動在不斷實施的過程中,有利于改善師生間的關系,進而使師生處于良好的相處氛圍。在此種教學方法被不斷運用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會對自己進行重新認識,從而都能獲得更大程度的發展。同時,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式活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對已有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改革,并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反思,從而不斷總結自己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獲得一定的經驗。此外,教師間會互相學習,同時教師也不斷向學生學習。在探究式的活動中,如若學生在需要教師進行配合的情況下,教師能參與到學生的游戲活動中,師生關系將會發生相應的轉變[4]。
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前教師輕視思維過程設計
在高中數學教師進行知識講授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如課前教師輕視思維過程的設計。教師在進行課程講授前需精心進行教案設計,只有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才能使學生學習效果逐漸提升,進而使學生獲得較大程度的發展。現今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在進行教案設計的過程中都忽視對思維的設計。在教師未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掌握的情況下,當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教師難以具有沉著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此外,在教師進行教案設計的過程中,并未對學生基本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僅對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相應程度的設計,并未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從而使學生綜合能力未能得到合理的培養,進而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5]。
(二)缺乏師生互動
在教育教學制度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大多數教師為使學生正確面對高考,未與學生進行較多的交流與互動,在此種情況下,學生心情便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轉變。在高考的壓力下,大多數教師一味地向學生安排大量的試卷,在教師對課程作業進行不斷安排的情況下,學生只會一味地對試卷進行機械的練習,在此種情況下,在課堂教學活動逐漸開展的過程中,課堂教學便呈現一種死氣沉沉的狀態,由此,師生間未能進行充分的互動與交流。此外,在此種趨勢不斷演變的情況下,在師生未進行充分交流的時候,學生思維邏輯模式便會受到相應程度的影響,學生未能體會到數學科目的重要性。因此,學生便對數學科目具有較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在未進行互動的情況下,使師生相處過程中出現相應程度的問題[6]。
(三)課后師生輕視總結與反思
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不斷開展的過程中,存在課后師生輕視總結與反思的情況。在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入的情況下,教學改革目標十分重視教學反思的作用,在師生具有反思意識的時候,將使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不斷提升。現今對于大多數數學教師而言,在數學課程結束后并未對課堂中出現的情況進行精確的記錄,也并未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在教師對此問題不重視的情況下,學生也會對此問題持有忽視的態度,當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學生并未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準確的梳理,也未對知識進行相應的分類與比較。在學生未實施此步驟的情況下,學生也未能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充分理解,從而使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與學習處于一種消極的發展趨勢中[7]。
四、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落實主體地位
在高中數學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針對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課堂教學活動呈現積極的發展趨勢。如當學生學習“數列”這節課知識點的時候,教師不應首先進行此節課程知識點的講授,而應讓學生對幾列數字進行認真觀察,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向學生提出問題。同時在學生探尋數字排列過程基本規律的過程中,應實施一定的獎勵制度。當教師在黑板上列出“1,-3,-5,-7,9”等數字的時候,應讓學生對此列數字進行觀察,在數字被列出的時候,學生思維將會處于活躍的狀態中,在學生發現一種規律的時候,教師便應對此學生進行話語的表揚,而后學生學習熱情便被充分調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此節課程的教學,從而在運用一組數字對學生進行引入的情況下,使學生對此節課的興趣逐漸提升。思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下,能使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積極性逐漸提高[8]。
(二)創設問題情境
在數學探究式教學不斷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科目的興趣度逐漸提升,在合理情境的引導下,將使學生具有愉悅的學習心態,從而在相應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將對數學問題具有較大的熱情,進而使課堂呈現良好的氛圍。如在講授“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節課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在商人和數學家進行生意洽談的時候,數學家說:在一個月的時間范圍內,我每天支付給你十萬元,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范圍內,你都要向我支付一定數量的費用。在第一天中你給我1元的費用,在第二天中你給我2元的費用,在此基礎上,后一天支付的費用應是前一天支付費用的2倍,如果你對這件事情沒有任何意見,那么便去公證處進行公證。在數學家說完這段話后,商人便爽快地答應了,在此種問題情境出現的情況下,教師便讓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思考,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起初的時候學生認為商家將會獲得巨大的收益,但在學生進行計算的基礎上,發現數學家會從商家手中賺取大量的金錢,由此使學生思維方式得到提升。
(三)構建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數學課堂教學不斷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構建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在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思維方式發生相應程度的轉變,并且在不斷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自身能力獲得不斷提高。如在講授“線性規劃”知識點的時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對陰影區域進行相應的規劃,而后再對陰影區域面積進行求解。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規劃完陰影區域后,便由學生對陰影區域面積進行相應程度的計算,雖然學生未正確計算出陰影面積,但學生的自信度卻在逐漸提升,并具有勇敢的性格,從而在教師對學生進行不斷引導的情況下,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將會逐漸提升,并對數學科目具有全新的理解。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而言,教師應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不斷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對數學科目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個人能力逐漸提升,從而使教育教學制度呈現積極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吳夏琴.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1(15):41-42.
[2]張艷波.論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2(24):18-20.
[3]郭偉嚴.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8(45):64-65.
[4]張亞東.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施[J].好家長,2015,1(29):149-151.
[5]劉平.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與探討[J].考試周刊,2013,6(2):90-91.
[6]謝婉彬.淺談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11(11):91-92.
[7]竇月英.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D].河北師范大學,2013.
[8]胡冬梅.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與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D].遼寧師范大學,201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