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立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教學目標已經逐漸從教授知識轉變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來。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相應的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而這些是使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暫時無法實現的。因此,想要使得初中物理教學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就需要對現有的初中物理教學進行適當的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處理;改革;物理教學
初中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習的第一階段,由于好奇心和探究心所致,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往往更為簡單而且可以取得超出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老師應該制訂相應的目標和計劃,有規劃地、階段性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動手能力等核心素養,也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將核心素養與教學任務相結合。因此,本文對核心素養與初中物理教學的結合策略進行相關探索與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理論聯系實際,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我國傳統初中教學中,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脫離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是因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抱著應試教育的思想,而沒有考慮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找不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原因和目標,進而使得學生將初中物理學習當作是一個繁重的學習任務而不是一個豐富自己、提升自我的平臺,更是不能從初中物理學習中找到樂趣,使得自身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因此,老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盡量將課本上的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懂得書本中的物理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同時也可以對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生物理是為了更好地發現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現象,是為了幫助自己更好地了解世界并熱愛世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核心素養自然而然就會得到相應的提升[1]。
為了使得初中物理教學能夠更好地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建議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相應的生活場景,或者將實際生活中的某一個片段映射到初中物理課堂中來,例如,在學習《多彩的光》章時,老師可以利用學生日常使用的眼鏡、教室的玻璃、實驗室的放大鏡,甚至可以利用一滴小水珠,向學生演示光的反射與折射原理,從而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之間緊密的關系,繼而激發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探索精神,而這同樣也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
二、注重學科聯系,形成完整的核心素養體系
物理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與其他科目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為了杜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偏科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核心素養體系,老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通過將物理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
例如,老師在教授《溫度與物態變化》一章時,可以將熔化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的知識與中國的傳統詩歌聯系起來,讓學生從之前學過的知識中找出物態變化的詩歌,進而探究是哪一種物理原理讓這些物態發生了變化。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所學的物理知識、語文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還可以讓學生發現學習中的樂趣,既動腦又動手,促使學生全面發展[2]。
三、言傳身教,用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培養核心素養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口頭的言傳就可以實現的,老師還需要通過一定的行動實現“身教”,才可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更好的提升。只是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老師對待物理知識的行為和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待物理的行為與態度。如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強調做題而不強調實踐,那么學生就很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味地“死讀書”,如果老師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對物理實驗數據的處理抱著應付的態度,那么學生也會跟著老師將實驗數據置之不理,而這不僅不會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起到促進作用,還會對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消極的影響[3]。因此,老師在教學和實驗的過程中應該始終謹記言傳身教,通過端正自己對物理知識、物理教學與物理實驗的態度來為了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進而讓學生明白物理是一門充滿樂趣但同時也非常嚴謹的學科,自己在學習的過程應該始終保持虛心學習、實事求是、不斷進取的態度,并不斷通過嘗試和探索來學習物理,感受物理的魅力。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巨大且偉大的任務與工程,老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謹記“教書育人”四個字,并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創新,更好地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與物理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從而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王萬友.基于學生核心素養開展初中物理教學[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11):57-58.
[2]楊琴榮.淺析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及其對物理教學的影響[J].物理通報,2017(9):33-35.
[3]黃盼理.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8):152-15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