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
摘 要 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是新形勢下現代教育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徑。科學教學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一部分。它具有貼近生活,結合現實,生動有趣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教育和科學素質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道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成為新時代新型人才。
關鍵詞 初中教學;科學教育;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C4,G40-012.9,O5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036-01
蘇霍姆林斯基說:“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每門課程必須結合起來,根據其自身特點滲透到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培養學生的世界觀、生活觀、價值觀、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科學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其中蘊含豐富的德育因素。科學教學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一部分,它接近生活,實用和有趣。無論是科學概念的教學,科學規律的教學,科學實驗的教學,還是科學研究問題的教學,都有德育教育滲透的機會。德育教育在科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科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對新科學課程標準和課程解讀的認真研究,筆者認為科學教學中的德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通過科學觀教育和科學素質教育滲透德育
科學概念的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世界是物質的,物質運動是規律的,規律是可識別的。物質在自然界中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物質形態的相互轉化和不朽不滅的思想教育,結構的層次性和變異性及可發展性,從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的教育。通過科學的學習,學生可以逐步建立自然變化與發展的辯證統一,學習了解自然世界的一些基本方法。科學素質是人的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科學教學中的科學素質教育主要包括科學道德教育、科學精神教育和科學態度教育。在教學中。學生將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學理論和規范,樹立科學的責任感、公正感和榮譽感,遵循基本的科學倫理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學倫理和科學素質。注重培養學生堅持真理、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持之以恒、勤奮的科學精神,使學生形成求真、尊重事實、嚴謹認真、腳踏實地的科學態度。例如,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的故事。富蘭克林認為閃電是放電現象。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冒著1752年7月雷雨中被閃電擊中的危險,把一只帶著長電線的風箏扔進了雷云里,因為它是傳下來的,閃電很弱,所以富蘭克林沒有受傷。在成功捕捉到閃電后,他通過數千次實驗發明了避雷針。他的發現引起了社會的不滿,認為避雷針是一種不祥的東西,并說如果安裝避雷針,將引起上帝的憤怒。因此,在雷雨天氣下,一些建筑物中的避雷針比教堂更安全、更可靠,而一些教堂則受到雷擊。通過向學生講述富蘭克林的故事,學生們明白科學研究需要持續下去。科學家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們敢于追求真理,堅持自己的探索。
二、通過信息技術科學實驗滲透德育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合理運用投影儀、計算機等現代科技手段。例如,在學習動物知識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動物及其習性,并用生動的圖片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觀察和討論,大膽假設進行分分析提問。又如,浮力教學中,學生很難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老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部短片,讓學生在影片下慢慢地看到一塊鐵片,沉入水中,鐵片被做成一條船,鐵片慢慢地浮在水面上。通過引導,讓學生猜測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使學生了解浮力是由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引起的,在實驗中也講解了為什么牛頓是這個單位的名稱,同時,引用了名言“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為了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使學生能夠認真思考,暢所欲言,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
三、通過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滲透德育
在教學過程中,科學教師自覺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社會的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例如,在試管中煮小魚的實驗中,學生們觀察到試管中的水已經煮沸了,但魚還在游泳,這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自己做實驗,結果,學生們會發現魚死了,然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發現學生沒有仔細觀察老師演示的實驗,一些學生發現魚在管子的下部,所以他們去加熱管子的上部,發現魚可以存活。然后它被加熱了很長時間,發現魚死了。這一現象引起了學生的思考,使他們對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有了深刻的認識。在學生完成實驗后,學生將討論如何處理魚,以培養學生維護環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德育融入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把握學生的思維方向,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良好心態。同時,在科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德育教育融入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教授學生德育思想觀念,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事實證明,德育的滲透有助于科學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教學的同時還能更好的學習知識,為德育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屠順華.淺談初中科學課中的有效德育教育[J].學周刊A版,2011(4):98-99.
[2]邱君正.如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讀與寫,2018(15):36.
[3]房麗娜.試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3(5):57.
[4]楊禮剛.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