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鑫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意義,同時提出了教師利用小學語文課堂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方法,包括教師要適當進行范讀、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想象、加強對學生朗讀技巧的指導、注重對學生朗讀表現的評價等。通過論述以上內容,來為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朗讀能力;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150-01
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重點,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又能夠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朗讀體驗,能夠提升學生的朗讀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語言使用能力
小學生獲取語文學習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識字數量,使其更好的運用語言文字,提升日常交流和寫作能力。
(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需要采用一些班級讀書活動、教師試讀活動等,使用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來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
(一)教師要進行示范朗讀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好,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抓住他們良好的模仿能力,做好示范,用自己飽滿的熱情和投入度,來示范朗讀文章,進而做到以情打動學生,實現朗讀情感的傳遞,才會激發學生的模仿欲望。比如教師在教授《一個中國男孩的呼聲》的時候,教師在讀到文章主人公雷利的父親犧牲護國的內容時候,教師要以一個孩子的心態,將對父親的思念與不舍的情感,作為朗讀的情感基調,讀出其中的韻味。這樣一來,學生的情緒會受到教師的感染,實現情感的傳遞,加深對朗讀內容的理解。
(二)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朗讀想象能力
學生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展開合理的想象,將朗讀內容進行加工,使得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文章中思想,受到啟發。比如教師在進行古詩歌《宿新市徐公店》的時候,為提升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程度,教師設定了以下教學內容:
教師:同學們,這首古詩描寫了“兒童急走追黃蝶”、“樹頭花落”等景色,就像我們在進行郊游時候的景色,那么請大家帶著郊游時候的快樂感,大聲并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學生在朗讀后,教師表示:同學們,請閉上眼睛,由我為大家示范朗讀一次。教師進行朗讀,并配備優美的音樂,當學生聽過教師的朗讀后,要進行思考,在腦海中勾勒出優美的畫面來。教師要讓學生描述腦海中畫面,然后分別通過簡短的話語,介紹自己心中想到的畫面內容。學生的介紹都很精彩,說明學生都經過了認真思考,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朗讀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三)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朗讀技巧
學生掌握一些朗讀技巧可以實現更好的朗讀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形成多樣化的朗讀形式,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比如學生在學習《船長》這篇文章的時候,由于文章內容多為贊揚的話語,所以會使用很多感嘆號。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感嘆號,在遇到感嘆號的時候,情感要飽滿,發揮出激情。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及主要思想,進而掌握朗讀的情感基調。學生通過掌握感嘆號的使用方法,再加上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可以了解船長臨危不亂、舍己為人的精神,通過這樣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四)教師要做好學生朗讀表現的評價
教師在學生完成朗讀的時候,要注意做好教學評價。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評價方法,避免使用“好”與“壞”,來進行簡單的學習效果評價。教師要采用差別式的評價方法,設置不同級別的評價機制,針對朗讀情感飽滿,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教師做到表揚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系統的學習朗讀技巧,進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針對朗讀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采取鼓勵、激勵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的基本能力;其次,教師還要發揮學習討論小組的優勢。教師要將全班學生按照4人一組分為若干組,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組織組內成員進行相互評價。通過學生評價學生,可以形成競爭機制,也可以相互學習,進而提高整體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學生也要進行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表揚,能夠建立起自信。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將上述評價方法進行結合,來提高評價的合理性,最終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能夠實現素質教學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采用差別式的評價方法,設置不同級別的評價機制,來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的基本能力;同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形成多樣化的朗讀形式。因此,教師通過強化學生的朗讀技巧,采用差別式的評價方法,能夠提升語文朗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何世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策略[J].學周刊.
[2]黃宏桂.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
[3]何雍胤.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措施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