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是一門基礎性的教學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重點內容,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具有最為直接的影響。然而,有些老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并不重視,導致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技巧可謂是一概不知,因此,小學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的運用,來促進小學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語文閱讀教學
一、 引言
小學階段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小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提升,讓小學生在開展閱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目前,有些小學教師對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并未將語文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意義,然后對讀寫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希望能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意義
(一) 閱讀對小學生的寫作熱情起到有力的激發作用
目前,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之下,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被運用到國內各個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之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同時還能和作者在思想上產生一定的共鳴。除此之外,學生還能在豐富的語文知識中暢游,語文寫作素材得到有效積累,進而對學生的語文寫作熱情起到有力的激發作用,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提升其閱讀的積極性
如今,很多小學生在開展語文寫作的過程中,出現寫作困難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在平日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語文知識的積累是非常欠缺的,語文閱讀量嚴重不足。所以,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覺提升語文閱讀量,讓學生積累、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學生在進行寫作時,也對其語文成語以及語句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進而對其自身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其語文閱讀的積極性起到了有力的激發作用。
三、 讀寫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一) 開展讀后感寫作
讀者在對一本著作、一篇文章進行閱讀之后,在心理上所產生的變化以及情感上所產生的共鳴,就是讀后感。要想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首先要將讀者在閱讀文章之后,心理上所產生的感觸用筆寫下來。在閱讀時,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情感上、情緒上的變化來進行習作。教師對閱讀文章的學生進行適當指導之后,引導學生自己寫出讀后感。比如說,教師可以將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及句子進行分析,并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的進行朗讀,最后還要將文章中所描述的中心思想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關聯,讓學生根據自己閱讀文章之后的切實感受來完成一篇讀后感。通過閱讀來帶動學生寫作的方式,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 按照文章內容仿寫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是眾多專家、學者共同商議之后確定的,學生要對教材中的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涵進行充分的感悟。按照文章內容仿寫就是要讓閱讀成為小學生開展習作教學的基礎。為了增強小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手法以及表達方式進行模仿,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優美的語句及段落數不勝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些優美的語句及段落單獨拿出來,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模仿寫作。比如說,教師在對課文《觸摸春天》進行講解時。教師讓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內涵進行深刻理解的前提之下,將文中優美的語句及段落摘出來,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之下,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與想象,并結合這些優美的語句及段落來試著進行仿寫。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去搜集與熱愛生命相關的感人故事,引導學生自愿結成學習小組來共同創辦一份主題為“熱愛生命”的手抄報,并在班級內部展開討論與交流。
(三) 延伸想象力
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文的性質,適當延伸課文的情節,并引導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對課文展開續寫。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文中描寫了一個以賣火柴為生的小女孩被凍死在大年夜的街頭的故事。當有人發現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后,她已經被凍死了,但是嘴角卻掛著微笑,這篇課文表面上是描寫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被凍死的故事,實質上是表達了作者同情窮苦人民的悲慘遭遇以及對當時社會的嚴重不滿情緒。這篇課文的結局可以說是一個悲劇,許多小學生在對這篇童話進行閱讀之后,都非常同情小女孩的悲慘遭遇,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們從出生至今,不僅可以吃飽穿暖,在家中有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全家人的疼愛,在學校中也有老師和同學對我的愛護與關心。此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改寫或續寫,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說,在那個寒冷的夜晚,如果有好心人買了小女孩的火柴,她還會凍死嗎?假如小女孩沒有被凍死,那么她日后的生活又會怎么樣呢,同學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對這篇文章進行續寫或改寫。學生在續寫或改寫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情感,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興趣及寫作熱情。
四、 結束語
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讀和寫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它們不僅相輔相成,同時相互促進。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讀與寫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制定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并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的挖掘,借助讀與寫的基本特點,對小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與指點,然后進行科學的讀寫訓練,對小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培養與提升,最終實現以讀促寫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蘭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
[2] 秦志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7).
[3] 張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
[4] 劉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
作者簡介:葉雅紅,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石碼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