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還要教導高中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達到智育和德育的結合。但是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高中政治教學通常只關注學生的成績,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新時期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政治學科的作用,遵循高中生的認知規律,將立德樹人理念有機滲透到日常教學,增強政治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高中生;德育;立德樹人;實踐
高中政治課程承擔著知識傳授與思想品德教育的雙重任務,是對高中生進行思想道德培養的主要陣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要改變“重知識灌輸,輕道德教育”的現象,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資源,向高中生滲透立德樹人理念,使他們清晰地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所謂“百育德為首”“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只有學會做人才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本文筆者根據實際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經驗,從以下五個方面論述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策略,希望對提高政治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一、 轉變傳統觀念,革新德育方式
一直以來,很多高中政治教師都把思想政治課僅當成一門文化知識課,忽視了思想政治課的德育作用,因此造成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偏低。隨著課堂改革的深入開展,高中政治教學需要不斷創新,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導高中生將立德樹人觀念作為學習的重點,激發高中生的道德責任感。比如講高中政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我首先進行互動活動,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平時買新衣服是出于什么消費心理。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讓高中生學會關注生活,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然后我通過多媒體給高中生播放教學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名學生在外出吃飯打包時自帶飯盒,在超市購物時自備購物袋,白天會隨手關燈,注意節約用水等等,觀看之后引導高中生思考這些生活習慣的好處是什么。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起高中生的共鳴,有利于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構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二、 聯系生活實際,挖掘德育資源
高中政治課程在編寫上非常貼近日常生活,對高中生的三觀教育具有較強的影響力,所以高中政治教師要善于聯系生活實際,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資源,讓學生對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講高中政治《新時代的勞動者》,我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課前要求學生收集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自主創業和依法維權的典型案例等,在課堂教學中首先以歌曲《走進新時代》導入新課,并為高中生播放中國雄偉、壯觀的建筑物,讓學生深切感受勞動者的偉大,樹立勞動光榮和勞動平等的思想,適時進行德育教育。然后引導高中生聯系實際談談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勞動習慣。使學生懂得就業是參加勞動的主要途徑,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在學完本節課知識以后,我請高中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果現在畢業,應如何選擇職業?如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作為未來的勞動者應該做好哪些準備?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參與討論和探究,升華情感。
三、 樹立道德榜樣,提升情感交流
高中政治教師既要善于“言傳”,還要懂得“身教”,要為高中生樹立道德榜樣,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先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思想、行為和品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選擇。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素質是高中政治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也決定著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向和態度。比如講高中政治《實現人生的價值》,教學重點是理解價值觀的內涵和特征,如何正確地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的價值。我在黑板上寫出“我的理想”四個字,然后與學生談談教師自己的理想,包括小時候的理想,自己高中三年的理想,自己大學時候的理想,談談找工作的艱辛,以及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的感受等。高中生聽得津津有味,踴躍舉手發言。通過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對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有更深的認識,課堂氛圍輕松、和諧,使高中生受到良好的熏陶,樹立高尚道德情操。
四、 組織實踐活動,強化德育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涉及很多當代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領域知識,政治教師應該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組織高中生參與實踐活動,鍛煉高中生的意志和能力,使學生覺得思想政治課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政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感受,引導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比如講高中政治《傳統文化的繼承》,主要引導學生領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價值,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樹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價值的態度。我讓高中生回家后做一個調查,以前過年家家都會做年餅、年糕,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做這些食物?在過去農民伯伯都是自己編制竹筐、手工刺繡等,現在還有多少人會這些手藝?通過此次調查,要使高中生認識到傳統年俗和手工藝的重要性,不能因為時代發展而被遺忘。我還會帶高中生到博物館和紅色旅游基地去參觀,讓學生感受到先烈前輩們吃苦耐勞、愛國敬業、艱苦奮斗的精神,以提高自身素質。
五、 開辟第二課堂,升華道德品格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辟第二課堂來滲透立德樹人理念,提高思想認識和覺悟水平,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認知,在生活中學習。為了引導高中生進一步關注時事,提高政治人文素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開辟第二課堂,在課余時間舉行時事政治手抄報比賽。高中生都積極地去搜集信息,并且要親自進行報頭的繪制、版面的設計、圖案的配色等,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優化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合作意識,為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平臺。這次手抄報活動得到了高中生的強烈支持,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豐富了高中生的課余生活,也增強了同學們的思想政治素養。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是勢在必行的,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高中政治教師要保持敏銳的政治素養,為學生做出榜樣,善于挖掘生活中和教材中的德育資源,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開展德育教育。同時,還要不斷學習政治理論知識,構建科學化的課程德育體系,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每一個知識點中,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潘榮.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思考[J].學苑教育,2017(18):18.
[2] 陳躍.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2016(11):8.
作者簡介:沈巧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