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
摘要:體育和音樂美術這兩門學科都屬于藝術學科的分類,而從教學形式和內容來看,體育是各種學科中唯一一門以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為主的學科。本文主要從初中體育教學方面出發,談談如何做好日常體育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工作;提高
眾所周知,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教師為媒介,以課堂教學為知識的主要輸出方式,來培養各個領域內所需要的人才。而通常情況下,學校教育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雖然在素質教育教學的今天,提倡理論與實踐并重,但從教學實際和教學可行性來看,理論知識為主依舊會是未來各階段各學科教學的主流。這主要是由于只是傳輸的客觀現實決定的,以初中階段為例,光是考試涉及的科目就有九門,所以在既定的教學時間要實現知識最高效的傳輸只能以理論為主。但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注重學生精神的強大,而對于支撐學生精神豐富的生理機能來說,卻很難發揮作用,所以在眾多理論科目中也就相對應出現體育這樣一門主要鍛煉學生生理機能的科目。
和語數外等理論學科相比,體育不論是在授課形式還是授課場所方面全然不同:體育教學百分之九十的部分會在室外完成,并且注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為更好地豐富精神世界提供物質保障。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謹記這一目的,從而實踐素質教育所一直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通過各種運動技能的傳輸幫助學生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學生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悅,幫助學生以更好地狀態投入到日常學習中去。那么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做些什么呢?下文中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豐富教學內容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體育課無非就是跑跑跳跳,利用籃球、排球等教學器具幫助學生發泄一下旺盛的精力。但從體育教師的角度來看,體育教學并不僅僅是運動,更多的是技能的培養,甚至是運動興趣和潛能的挖掘。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
首先,單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要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師要把自己打造成“多能型”人才,運動項目種類繁多,雖然初中階段受學生身體條件的限制,學校所教授的體育運動相對大眾化,例如排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大小球類,還會基本的跳遠、跳高等徑類項目……總之種類繁多。對于教師來說,必須做到全面精通,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有層次性的安排各類體育項目,每節課不可能十八般武藝樣樣呈現,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安排,從而保證教學項目的全面化和層次化。
其次,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教師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同班級由于學生興趣分布范圍的不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側重性,例如我所教授的班級男生中對于籃球、足球感興趣的占絕大多數,而女生中對于羽毛球和乒乓球感興趣的占絕大多數,那么教師在教學安排方面則可以適當性的增加這類運動重復出現的頻率,從而保證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另外,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側重點。
二、保證學生的課堂安全
體育是一門以動為主的學科,而對于運動來說,損傷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正處在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的年紀。這也就更加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規范化的教學和指導來保證學生的課堂安全。
首先,教師要通過制定嚴謹的課堂紀律來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雖然學校針對學生有統一的紀律規范,但大部分都是針對理論教學來說,而對于體育課堂往往考慮不全面。而體育教師不僅了解體育這門課程的特點,對于所教班級學生的整體特點和個人特點也都有基本的了解,所以在制定課堂紀律過程中,教師能做到一針見血,切中要害。當然,教師在制定課堂紀律方面還要融合一定的獎懲制度,通過獎懲給予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動力,另外還要充分做好示范作用,通過教師的榜樣力量無形中影響學生的行為。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講解清楚各種體育器材的使用規范。初中體育課堂上除了提供給學生日常娛樂和學習的器具,例如球類,跳繩、毽子等,這些器材通常情況下不具備太大的危險性,但初中體育課堂上還會有基于教學大綱要求所設置的鉛球、標槍類運動項目,這些器具對于學生具備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也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做好示范工作,引導學生按規范、步驟完成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則是要做好監督工作,尤其是在此類器具用完回收方面要親自監督、清點,避免學生利用這些器具玩耍時造成傷害。
三、理論實踐兩手抓
對于體育教學來說,雖然主要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學場所也集中在戶外。但體育教學大綱中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有相應的規定,例如教給學生基本的運動損傷的自救和急救知識,還有日常生活中常見危險中的自我保護知識。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到理論與實踐兩手抓。
首先,既然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那么不論場所是室內還是室外,不論涉及的內容多么簡單,教師都要做好相應的備課工作。一方面,教師可以從一整學期出發將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劃分,從而保證教學大綱中所列出的知識點都有所涉及;另一方面,教師還要結合每節課的內容,最大限度的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如將關節扭傷、骨折等急救內容和籃球、足球等容易出現此類損傷的運動項目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其次,對于體育知識來說,最終的目的還是服務于運動,所以教師在知識講解過程中,還要著眼于實踐。即根據教學條件豐富與否通過教學器具或者真人演示進行模擬練習,例如關于急救中止血的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兩人一組的形式根據教師的口令進行實踐,當然除了教材大綱中所列出的例如止血、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日常需求教給學生一些疾病或者意外損傷的急救技能,從而為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救或救助他人提供保障。
總之,關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說,我認為內容、安全和理論知識是教學過程中最為基礎的三方面。只有在做好這三方面的前提下,教師才有可能進一步實現諸如學生運動潛能的挖掘,專業運動素養的培育等其他教學內容。